发布于 2024-12-20
5256次浏览
黄疸是一种症状学诊断,而非病因学诊断。各种原因造成的肝脏炎症损伤,伴血清的胆红素升高,当血清的总胆红素超过17.1umol/L时,称之为高胆红素血症。正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umol/L的时候,会表现出肉眼可见的黄疸,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发黄。病因有以下几类:第一、我国很多见的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甲、乙、丙、丁、戊、庚等各型的嗜肝病毒感染会造成病毒性肝炎、黄疸。当然还有一些像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等非嗜肝病毒造成的肝损伤,也可表现出黄疸型肝炎的表现。第二、梗阻型黄疸或是阻塞性黄疸所造成的肝损伤,病因多见的有肝外胆道梗阻,比如胆总管结石、壶腹部以及胰头肿瘤所造成的阻塞性黄疸等。肝内胆道梗阻,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还包括一部分的先天性肝病。第三、其他多见的病因还有药物肝、解热镇痛药等能造成药物性肝炎,继而产生黄疸;酒精性肝炎所造成的黄疸也很多见。此外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还有前面所述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罕见的病因还有代谢性肝病及淤血性肝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