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5
4458次浏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在妊娠时期表现出的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会造成早产以及胎儿死亡。病因可能和雌激素有关。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因为胆盐沉积和皮肤深处而造成的全身瘙痒,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液中胆汁的浓度,这样可以降低早产以及胎儿死亡的发生率。常用的护肝药有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可以使瘙痒症状减轻、维护肝功能,对于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也常用于治疗,可以减轻胆汁的淤积,对母婴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他还可以经过白蛋白和血浆结合内游离的胆红素;还需要补充维生素k预防,因为肝功能受损表现出的围妊娠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