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身份障碍与边缘性人格障碍区别?

发布于  2024-12-21

6268次浏览

分离性身份障碍会造成患者以不同身份或者是人格的状态为表现,和童年的创伤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心理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病情会造成慢性以及反复性的发作。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是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会造成患者有显著冲动的心理,很可能会存在各种背景下发病。精神障碍的疾病主要是跟精神有很大关系,需要到正规的精神心理科医院做详细检查。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性身份障碍
个人对性别身份的内在信念与其生物学性别不一致,包括易性症、双重异装症和童年性身份障碍。性角色障碍包含在未特定的性身份障碍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边缘性人格障碍怎么治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如辩证行为疗法,通过教导患者情绪调节、人际沟通和问题解决等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和冲动控制。心理动力学疗法,深入探讨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早期关系模式,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心理整合。 2.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开处方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以缓解情绪和行为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心理有关系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分离性身份障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分离性身份障碍,旧称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指一个人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人格,这些人格在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记忆和情感。 这种障碍通常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有关,如性虐待、身体虐待、情感忽视等。这些创伤经历可能导致个体无法整合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人格。 此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在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发展和维持中起到一定作用。例如,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出现解离症状。
什么是妄想性精神障碍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 妄想性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的系统妄想。这些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常见于原发性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害、钟情、夸大、幻觉、嫉妒等多种表现。尽管病程演进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但病情严重时仍需及时就医。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包括社交焦虑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其他人格障碍等。 1.社交焦虑障碍 患者对社交场合感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但他们通常仍然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2.抑郁症 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和对社交的回避,但抑郁症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等。 3.精神分裂症 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有所不同。 4.其他人格障碍 如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也可能有类似的社交问题,但症状和表现有所不同。
精神障碍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什么关系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包含关系,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能恢复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通常能恢复。 及时发现精神障碍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能够有效控制症状,为恢复奠定基础。早期干预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增加康复的机会。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早期使用抗抑郁药物结合心理疏导,能较大程度改善情绪状态。 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如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这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高身体素质。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也很关键,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情绪调节方法等,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表现为猜疑、固执和过度警觉的心理特征集合,影响个体的社交与人际关系。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他人行为持敌对态度,容易误解他人意图,常将他人的无意行为视为敌意或轻蔑。他们敏感多疑,对挫折和拒绝反应过度,容易记仇并产生报复心理。 此外,这类人往往自我评价过高,难以宽容他人的过错,且常将周围事件解释为针对自己的阴谋。这些特征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困难重重,难以建立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迫症是精神障碍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强迫症属于精神障碍。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强迫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强迫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强迫冲动、强迫行为等。对于强迫症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更年期抑郁症的特点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更年期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更年期的常见精神障碍,其特点主要包括情绪波动、身体症状、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责自罪等。 1.情绪波动 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的剧烈波动,如焦虑、烦躁、易激动、情绪低落等。 2.身体症状 除了情绪问题,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身体症状,如失眠、头痛、疲劳、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等。 3.兴趣减退 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缺乏乐趣。 4.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能力减弱。 5.自责自罪 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过度自责,感到无用和愧疚。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是否能彻底治愈。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老年痴呆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这类疾病通常难以临床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疾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可以消失,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这类疾病的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止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
什么是妄想型人格障碍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没有妄想型人格障碍说法,叫做偏执型人格障。实际上妄想型人格障碍属于表现形式。而偏执型人格障碍是指,从早年开始,性格特征就偏离正常人,久而久之,形成自己恒定,不易改变性格,从而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这些人智力并不比一般人低下,只是在人格某些方面非常突出,非常过分在发展,状态对他本人,对他周围人其实有一定影响,但是患者,尤其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很难去判断出来偏离正常。表现起来就是过分固执,过分敏感、警觉,好嫉妒,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等,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比较突出临床表现。当受到质疑,往往比较喜欢去争论、辩驳,甚至说可能会发生冲动、攻击,会让人觉得是比较好斗,会因为某事情,比方领导某行为让他们产生敏感和多疑,从而去不停地闹信访部门,司法部门,去上告、去告状,去做事情。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增多等特征。
童年创伤和成年精神障碍有什么关联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成年的精神障碍具体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其它的心理问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归纳起来包括生物学、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成年精神心理问题本身存在着一种遗传易感数值,在遗传易感数值的基础上,加上童年早期的创伤的影响,导致成为一种高危的因素。如果患者在成年后期,遭受精神创伤或者应激事件的诱发,成年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总之,童年创伤是成年精神心理问题的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
精神障碍属于哪个科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治疗精神障碍类疾病需要挂诊精神科以及心理咨询科。通常精神科医生以药物治疗为主,经过对患者的评估,使用对症药物治疗,效果起效比较快,效果比较好。同时要配合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动力学分析或者睡眠治疗、放松治疗、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
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障碍类型,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多种类型,而且每一种类型表现的症状不一样。强迫型人格障碍会表现为犹豫不决或者表现为非常完美的人格状状态,会在行为上呆板保守,在行动上会有拘谨、小心翼翼,而且有怀疑担心达不到要求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全身心不能够有效放松。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是根据所患疾病而不同,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表现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且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注意20分钟左右,但出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最多坚持十分钟。其次,其注意力、转化能力比较差,易专注于某些感兴趣的事情,难以转移到其它活动或者任务上。同时,部分孩子有抽动障碍,如眨眼、清理喉咙或者发出吼叫声、犬叫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