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专家音频>频发早搏是什么意思

频发早搏是什么意思

0:00
00:45

音频内容

所谓的早搏是心跳的过程中有异常心跳提前出现,而频发早搏是指该情况非常频繁,每分钟大于等于六次。

频发早搏往往是病理性的,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以及心肌梗死等有关系,如果出现频发早搏,应该进一步检查,针对原发病尽早的进行治疗。

发布于 2021-04-08   浏览5.26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颈椎病会引起早搏
颈椎病一般不会引起早搏。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过早搏动引起的。早搏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虽然颈椎病可能会影响颈部的血管和神经,但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颈椎病会直接导致早搏的发生。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颈椎病可能会与早搏同时存在,或者颈椎病的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早搏引起的。 例如,颈椎病可能会导致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早搏引起的不适感可能相似,容易导致误诊。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颈椎病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对于同时存在颈椎病和早搏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早搏的原因和颈椎病对其的影响。 医生可能会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颈椎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颈椎病患者,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 对于早搏患者,治疗方法也因病因而异,可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等。 总之,颈椎病一般不会引起早搏,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早搏同时存在,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您有颈椎病和早搏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拉肚子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有哪些
拉肚子指腹泻,腹泻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有乏力、肌肉痉挛、血压降低等,相关分析如下: 1.乏力 腹泻程度较重,会引起电解质失衡,导致体内失去过多水分,引起钾离子丢失,会使身体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疲劳感和乏力。 2.肌肉痉挛 钠、钙离子等电解质的丢失,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 3.血压降低 腹泻引起的电解质丢失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头痛、站立时容易晕倒等低血压症状。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也叫期前收缩。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早搏的症状包括心悸、心跳暂停感、心跳漏搏感等,有时还会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果早搏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确定早搏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早搏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等。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导管消融治疗。 早搏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也是预防早搏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早搏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等,早搏的治疗和预防需要更加谨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以下是关于窦性心律不齐早搏的一些严肃医疗原创精编内容: 1.症状 大多数人可能没有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心悸、心跳漏搏或心跳过快或过慢。 严重的早搏可能导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2.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心电图(ECG)来诊断窦性心律不齐早搏。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动态心电图(Holtermonitor)或心脏超声心动图等。 3.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早搏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对于无明显症状的轻微早搏,通常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心电图。 对于有明显症状或早搏数量较多的患者,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或其他治疗方法。 4.风险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本身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早搏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心脏疾病,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导致心力衰竭或中风等并发症。 5.生活建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情绪激动。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 6.注意事项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心电图。 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早搏的发生。 总之,窦性心律不齐早搏需要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早搏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室上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室上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早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饮用咖啡等。室上性早搏的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心悸、心跳暂停感、头晕、乏力等,也可无明显症状。如果室上性早搏频发或症状明显,可能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就医。 室上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饮用咖啡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药物治疗:如果室上性早搏症状明显或频发,可使用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3.导管射频消融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可考虑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室上性早搏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症状、基础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室上性早搏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儿童和老年人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室上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症状明显或频发,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早搏心电图是什么曲线
早搏心电图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早搏的QRS波群形态通常与正常窦性QRS波群相似,但有时可能会出现宽大畸形,提示可能存在室内差异性传导。 2.逆行P波:如果早搏发生在房室交界区,可能会出现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逆行P波的方向与窦性P波相反。 3.代偿间歇:早搏后的第一个窦性搏动的间期常延长,称为代偿间歇。这是由于早搏后的心室肌处于不应期,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兴奋性。 4.早搏的形态和联律间期:早搏的形态可以多样化,联律间期可以固定或不固定。联律间期是指早搏与前一个窦性搏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5.多源性早搏:如果存在多个起源点的早搏,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多个形态不同的早搏QRS波群。 6.并行心律:在某些情况下,早搏可能与主导节律并行出现,形成并行心律。并行心律的早搏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联律间期。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只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对于早搏的诊断和评估,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脏超声等其他检查手段。如果怀疑有早搏或其他心律失常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和评估。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心脏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早搏心电图的特征对于诊断早搏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但最终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因此在面对心电图结果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心血管医生以获取准确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早搏是怎么回事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也称为期前收缩。以下是关于早搏的一些信息: 1.早搏的原因:早搏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生理性原因包括吸烟、饮酒、咖啡、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等。病理性原因包括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 2.早搏的症状:早搏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心悸、心跳漏搏感或心跳不齐。严重的早搏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3.早搏的诊断:早搏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来确定。医生会根据心电图的结果判断早搏的类型、频率和起源部位。 4.早搏的治疗:早搏的治疗取决于早搏的原因和症状。生理性早搏通常不需要治疗,只要去除诱因即可。病理性早搏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可以使用药物来控制早搏的频率和症状。对于严重的早搏或有明显症状的早搏,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5.早搏的预防:早搏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总之,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早搏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早搏症状明显或有明显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早搏为什么不建议治疗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般不需要治疗。以下是一些不建议治疗早搏的原因: 1.大多数早搏是良性的:大多数早搏是由于心脏的正常节律受到干扰引起的,而不是心脏本身的结构问题。这些早搏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症状,也不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2.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治疗早搏的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射频消融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等。 3.不影响生活质量:大多数早搏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感,如心悸、心跳漏搏等。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早搏可能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益处。 4.定期复查和监测:对于有早搏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或其他心脏检查,以监测早搏的情况。如果早搏数量增加、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心脏问题,医生可能会考虑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患有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风险较高的人群,医生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法。此外,如果早搏导致严重的症状或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也可以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 总之,大多数早搏不需要治疗,但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如果对早搏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率早搏是什么意思
心率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节律之外,提前出现的额外跳动。早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副作用、生活方式等。了解心率早搏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这种情况非常重要。 1.心率早搏的原因 心脏结构异常:如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可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增加早搏的发生风险。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功能,导致早搏的发生。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包括早搏。 生活方式:过度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诱发早搏的发生。 其他因素: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 2.心率早搏的症状 多数情况下,早搏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心悸、心跳停顿感或心跳漏搏感。 严重的早搏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早搏的症状还可能与基础心脏疾病有关。 3.心率早搏的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早搏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早搏。 动态心电图:也称为Holter监测,可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偶发的早搏和评估早搏的发生频率和类型。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排除心脏结构性疾病导致的早搏。 其他检查:如电生理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可能在特定情况下进行,以明确早搏的原因。 4.心率早搏的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早搏的严重程度、症状以及潜在的病因。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减少咖啡因摄入等。 药物治疗:根据早搏的类型和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导管消融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症状的频发早搏,导管消融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电极插入心脏,消除异常的电信号传导,从而减少早搏的发生。 植入心脏起搏器: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律。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早搏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治疗基础疾病是控制早搏的关键。 5.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孕妇:早搏在孕妇中较为常见,但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除非症状严重或影响心脏功能。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运动员:运动员的心脏对运动负荷有更高的适应性,但早搏仍可能发生。如果早搏不频繁且不引起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然而,如果出现症状或影响运动表现,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儿童:儿童早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药物的选择和安全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可能会下降,早搏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治疗早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总之,心率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然而,如果早搏症状明显或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心脏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心脏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早搏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早搏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决定。以下是治疗早搏的一般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烟草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情绪管理: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保持心情放松。 2.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等,可控制早搏的频率和节律。 其他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对早搏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3.导管消融治疗: 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传递到心脏,以消除早搏的起源点。 适用于频发、症状明显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早搏患者。 4.手术治疗: 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5.其他治疗方法: 如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早搏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等,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些情况下,应特别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治疗早搏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倪新海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偶发室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如果心率提早跳动,学名叫提早搏动,简称早搏。早搏心脏的来源点不同,正常的叫窦性心律,位于窦性心律下面,心室本身也可以有起搏点,来源于心房的叫房性早搏或者是房性期前收缩,来源于心室的叫室性早搏或者叫室性期前收缩。对于室性期前收缩,比如24小时超过一千次、两千次,这种情况要去医院查明原因,进一步干预。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什么意思
正常情况下,人体心电活动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是指心脏电活动,心室收缩时,心室电活动就会使得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使得心脏能够把心脏里血液泵到心脏之外,从而完成了一次完整心脏搏动和心脏电活动过程。如果心室有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那么就称为室性早搏或者室性期前收缩。如果是偶发室性早搏,不需要积极治疗,在充分休息,改善睡眠之后,就可以使症状缓解。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什么
心脏正常节律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是指心脏的电活动首先是由窦房结的P细胞发出,P细胞发放电活动之后会传达到心房,导致心房收缩。如果出现室性期前收缩,说明心室有异位起搏点在提前发放冲动,会导致心脏提前收缩。心脏提前收缩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内,心脏任何电活动都不会导致心脏再次出现收缩,也是心脏自我保护的机制和功能。因此,绝大部分的室性期前收缩,后面都会有代偿间歇,是心脏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建议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早搏是什么病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分为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所谓房性期前收缩是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心房激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房室室性心律失常是起源于心室任何部位,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发生过早搏动,房性期前收缩危害性很小,如果数量不多可以不用治疗。有明显症状或因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应当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诱发房性期前收缩,应劝导患者戒除或减量,而治疗药物包括广普或者室上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或β受体阻滞剂,而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对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类型、症状及其原有心脏病做全面了解,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给予治疗,采用何种方法治疗以及确定治疗重点。如果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本身没有问题不会增加此类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如果没有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明显以消除症状为主,应特别注意对患者做好耐心解释说明,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如果是急性心肌缺血或慢性心脏病变导致室性期前收缩,应该用药物治疗,急性心肌缺血首选静脉使用利多卡因,而慢性心脏病期前收缩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原则上应避免使用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而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疗效不显著,但是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发生猝死和总病死率。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室上性早搏需要治疗吗
室上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性早搏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性早搏。如机体未患有心血管疾病,多数属于单纯室上性早搏,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而出现的室上性早搏,一般情况下,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跳早搏什么意思
心脏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分为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任何部位激动,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患者有胸闷、乏力症状,自觉有停跳感,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多为功能性。正常人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大约60%有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患者中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常可引发其他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提前使心肌心博。病因是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机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心律失常,之前常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精神不安、过量饮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表现是室性期前收缩无直接相关症状,每个患者是否有症状或症状轻重程度与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并不直接相关,患者可感到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听诊时室性期间收缩后出现较长停歇,室性期前收缩心音强弱不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传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