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就诊科室:骨科
诊断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视诊和触诊

  医生可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患肢关节部位肿胀、活动受限、疼痛等疑似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存在上述症状时,可初步考虑该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培养检查

  医生对患者体内的血液进行血培养检查时,不仅可以明确致病菌,还能够判断感染的轻重程度。

  2、血液检查

  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时,如果其出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血沉加快、血培养阳性的情况时,一般可以确定细菌感染。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检查

  医生可以对患者压痛较明显处进针,逐渐进针的同时需要对脓液进行抽吸,对脓液进行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后,发现脓液中存在脓细胞或细菌则可以确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医生可以了解其软组织的肿胀、骨膜破坏及增生的情况,辅助诊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2、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医生通过检查结果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有助于确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3、MRI检查

  MRI检查能够显示患者骨髓及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发现病灶内存在的脓肿,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点击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