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肩关节半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半脱位怎么办

科普内容

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目的是矫正肩胛骨的位置,恢复肩部原有的锁定机制,刺激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使之产生肌张力和主动收缩。

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全范围被动活动。在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训练,保持肩关节全范围无痛性活动治疗中,应注意肩胛骨的被动运动和纠正肩胛骨的位置。

肩关节半脱位后,经皮电刺激,结合传统针灸治疗,可改善肩关节半脱位。建议患者使用腋下气囊的肩保护带,防止肩关节半脱位的恶化。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4.98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的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这也是脑血管病人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肩手综合症与交感神经介入性密切相关的疼痛有关,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是在10%到75%左右。在45-78岁年龄之间的病人容易发生影响肢体的功能恢复,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不适当的被动活动,会导致肩关节外伤,引发肩手综合征,还有早期的不正确的运动模式,也可以导致肩手综合征。还有肩、腕关节损伤、上肢体液回流受阻,以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另外手关节的过度牵拉也可引起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及疼痛。限制过度被动活动,可减少偏瘫后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对于轻度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单纯康复治疗即可。对于较重的肩手综合症的病人,康复治疗效果很难奏效,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可以短期的使用类固醇类激素,并在几周内减量,可能有助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针灸及经皮电刺激,对肩手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连续被动活动,配合适度的抬高患肢,有减轻水肿的作用,联合应用肌肉电刺激比单纯抬高患肢更有效。在肩手综合征的早期,外用加压装置,可减轻肢体末端的肿胀,这种装置在夜间使用比白天使用要好。
肩痛怎么办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肩痛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脑血管病后三个月之内,发生率为5%~84%左右。脑血管病后肩痛有很多原因,如粘连性关节囊炎、拖拽、压迫、复杂区域的疼痛综合症、肩外伤、滑囊炎、肌腱炎、肩袖损伤及异位骨化等。对于肩痛的患者应注意卧床、坐轮椅以及体位的改变,训练中应正确地使用辅助工具,在活动上肢之前要特别注意进行肩胛骨的放松,并用躯干
脑卒中后疼痛怎么办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疼痛包括,脑血管病患者,还会出现患病后疼痛症状。疼痛主要包括肌肉的痉挛、肌肉的无力造成的关节痛、头痛、中枢性疼痛及肩痛。对于疼痛的预防、评价及治疗应贯穿于整个康复的过程。血管病后中枢性疼痛发生率在2%-8%左右,是一种表浅的灼烧样的撕裂般或者是针刺样痛感,通常因触摸、接触水或者是运动而加重。建议使用0到10分的疼痛量表进行疼痛评价,还要进
脑血管病继发障碍的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及废用、误用,可引起多种的激发障碍,如骨质疏松症、肩痛、肩手综合症、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脑血管病继发障碍多由于卧床时间长、训练和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延缓康复的过程,影响康复的效果。偏瘫后由于长期卧床,负重减少,会造成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尽
脑血管病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心脏疾病是脑血管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脑血管病有许多相同危险因素,所以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干预治疗,应进行重要心肺功能指标检测,训练时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如果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变化,或出现明显胸闷气短、晕厥胸痛,应停止或调整训练强度。下
脑血管病尿便障碍的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患脑血管病后发生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也是很常见,可能是脑血管病各种相关损害的综合结果。尿失禁是脑血管病后常见问题,大约40%-60%的脑血管病人都会在急性期出现尿失禁的问题。所以,应尽早为尿便障碍患者制定和执行膀胱、肠道康复训练。尿便障碍康复以膀胱肛门括约肌训练和膀胱电刺激、膀胱肛门括约肌针刺治疗为主。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的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最终目的是采用适当的方法使患者安全充分、独立摄入足够的营养及水分,以利于减少吞咽障碍造成的死亡率。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包括改变姿势、提高感觉的输入、调整吞咽动作、制定主动练习计划以及调整食谱,还包括非经口进食心理支持护理和干预等。脑血管病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发生率在22%到65%左右。吞咽障碍对患者的生理
脑血管病语言和交流障碍的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患脑血管病后最常见的交流障碍是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语言康复是以语言训练和语言区头皮针刺和舌下放血为主,语言康复的目的是使失语症患者最大程度地利用残余的交流能力,使其能有效地与他人发生或者是建立有效的联系,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交流能力。语言康复的原则是纠正异常的发音,通过视觉刺激模式促进喉舌活动技巧和听理解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构音功能。
脑血管病的情绪障碍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后,抑郁可发生于脑血管病后各期,显著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和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后抑郁总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的病人的抑郁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可伴严重的自杀倾向,甚至自杀的行为。脑血管病后抑郁可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及社会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可选择性地使用五羟色胺,在摄入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
脑血管病的认知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患脑血管病三个月以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30%,所以康复小组应尽早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认知康复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乙酰胆碱酶抑制剂为主,乙酰胆碱酶抑制剂可改善认知功能和全脑的功能,还可以用尼莫地平等改善血管性痴呆。尼莫地平同时还能减少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配合蒙药珍宝丸等。蒙药珍宝丸,可改善脑的微循环,
脑血管病分离运动期康复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分离运动期主要的特点是痉挛逐渐缓解,出现分离的运动,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它的康复目的是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性,加强耐力,加强动态平衡的稳定性。具体的方法是以任务导向训练为主,双侧肢体的协调训练、运动耐力训练、提高运动速度训练、提高生活能力,配合传统康复及功能电刺激等,可以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脑血管病痉挛期康复治疗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痉挛期康复治疗目的是抑制痉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具体方案是以主被动训练、肌肉持续性牵拉、伸展或是扩大关节活动度、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促进关节主动运动及诱发关节分离运动、矫正异常?姿势模式为主。对于全身痉挛者,可以应用巴氯芬等抗痉挛药物进行治疗,局部痉挛病人可以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传统抗痉挛治疗,比如
脑血管病迟缓期康复治疗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迟缓期的康复治疗,具体是良支位的摆放、渐进式的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体位转换训练、主被动训练及生物反馈、功能电刺激等治疗为主,患者应积极配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提高肢体的运动、感觉、语言、吞咽功等功能。脑血管病迟缓期的康复治疗还可以配合头皮运动针法及抗痉挛针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迟缓期的肌力。
脑血管病功能障碍及恢复期怎么分期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情绪、语言和言语、吞咽、排泄及心肺功能的障碍。脑血管病恢复期应该分为迟缓期、痉挛期和分离运动期。迟缓期主要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运动。痉挛期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分离运动期主要特点为痉挛逐渐缓解,出现分离运动,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恢复期内科治
射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射血性萨病即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应包括一般的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安静休息,建议卧床2到4周,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给予吸氧,症状危重者及心电、体温、血压、呼吸、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舌根后坠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控制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血压过高则会
脉阻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姚哈斯 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应包括一般的处理、特异性治疗和并发症处理,一般处理主要以体温、脉搏、呼吸、心脏、血压、血糖监测和营养支持为主,如有胸闷、憋气等低氧状态时,立即给予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在94%以上,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血压控制指南推荐是24小时内,对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若收缩压大于等于20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张压大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