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丙型肝炎的诊治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低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问题。急性丙型肝炎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就诊前6个月以内应该有明确的输血、输血液制品或明确的丙肝病毒高危报告史。
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少数会伴有低热、肝轻度肿大、脾脏肿大且伴有黄疸,有些病人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轻度异常,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的丙肝抗体阳性及丙肝病毒HCV-RNA阳性。符合上述三条或者后两条者即可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诊断的标准是HCV-RNA感染超过6个月或半年前有明确输血、血液制品史,自觉症状多不明显。伴有轻度或者中度肝脏肿大、脾大。实验室检查丙肝抗体阳性、HCV-RNA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在诊断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其实常用两个指标是抗HCV抗体和HCV-RNA,抗HCV主要用于患者筛查,其阳性者应该进一步筛查HCV-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