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什么是二代测序

什么是二代测序

科普内容

二代测序又称新一代测序或者被称为高通量测序,通新的技术,同时对十几万条或几十万条基因状态进行同时评估。

二代测序技术逐渐发展为后续靶向检测提供极大便利,可以同时对多个基因的多个突变位点进行同时检测,比如穿刺小活检标本,无法有足够组织进行后续多重PCR检测,也无法有足够组织进行多个指标多靶点重复验证,因此可以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微小标本,同时针对几个基因至几百个基因进行后续突变衡量以及后续突变状态检测,指导后续靶向治疗。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逐渐发展,为分子靶向诊疗以及后续免疫治疗,提供极好的诊疗技术以及诊疗手段。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4.26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什么是癌前病变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癌前病变主要是指原本不是恶性肿瘤,但是有恶变可能的肿瘤组织,例如宫颈以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往往有发生成鳞状细胞癌的恶性潜能,因此称为癌前病变。胃的重度不典型增生也可以称为癌前病变,其有逐渐发展为胃癌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可能转变为癌,因此也不要有过度的心理压力,对其进行过度的恐慌。癌前病变通常需要定期的复查以及组织学的重新评估,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做了病理一定能判断肿物的良恶性吗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虽然目前病理学检查,是临床检测中的金标准,但是病理检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如果部分标本,其体积较小或者取材较表浅,后续的病理检测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困难,病理医师无法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判读,也无法进行后续的良恶性的判断。另外,目前也存在一部分交界性病变,即基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病变,无法根据病理学、组织学进行后续的评估。但是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通过分子病理学后续的靶向基因的检测,从而综合的临床信息进行患者预后的判断。根据医学的不断推广以及医学的不断进步,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基因状态、组织病理学,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大致的推断。因此在一部分病变中,病理是无法明确其良恶性的。
病理可以评估肿瘤患者预后吗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病理可以通过TNM分期,即肿瘤大小、肿瘤周围基本情况,是否有其他脏器转移以及肿瘤有无动脉、静脉等脉管转移、神经侵犯、远处淋巴结转移,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是基本的病理分期情况,结合患者其他临床状态,可以进一步进行综合临床分期,指导患者预后以及治疗。目前分子病理技术也在逐渐发展,对部分基因以及相关基因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比如乳腺癌可以对21个基因突变状态进行后续评分,指导患者后续生存期。目前结合组织病理分期以及分子病理基因突变情况,可以有效对患者预后进行推测。
淋巴瘤病理诊断一定需要做免疫组化吗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是种极其复杂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组织学病理形态较为一致,各种亚型之间无法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明确的后续划分。因此淋巴瘤、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的诊断过程中,在传统的组织学基础上,常需要进行后续分子病理检测以及后续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血液细胞以及组织细胞中的各个细胞进行亚群的分型以及细胞标记,从而评判增生性的病变细胞的主要构成,同时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后续的验证。以上都可以起到指导后续免疫组化的作用,对淋巴瘤患者的病变也可以进行明确诊断。后续的分子病理分型、后续靶向用药以及后续预后都可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一般情况下淋巴瘤都需要进行后续的免疫组化检测。
癌症患者术后需要做哪些病理检测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根据临床决策树不断更新,病理诊断手法以及后续技术不断更新,目前针对术后组织标本,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同时对部分疑难病例,无法判断其良恶性或者进行明确分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进行后续免疫组化分子检测。目前靶向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也在逐渐更新过程中,如果患者有这部分需求,可以通过患者后续组织、唾液细胞、后续血液,进行后续分子靶向检测。目前免疫治疗也在逐渐步入一线治疗,可以利用患者组织进行后续PD1、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检测。目前术后病理主要包括常规组织学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靶向检测、免疫状态后续评估,为患者提供精准判断体系以及指导患者后续治疗以及预后。
如何通过病理判断肿瘤新辅助化疗效果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如果患者瘤体较大,无法进行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往往外科手术之前要进行新辅助化疗。目前可以通过肿瘤退缩评分,进行后续新辅助化疗的评判。通常在手术后对组织进行制片,病理学组织学观测,通过观测组织中癌细胞的退化程度,周围间质的反应状况,整个瘤体肉眼大体观的体积的变化,从而针对肿瘤进行后续的TRG评分,进而对患者新辅助化疗进行疗效的判定。后续指导患者是否进行后续的继续化疗或者重新更换化疗药物,进行后续的辅助诊断。因此TRG评分是对患者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重要评判,也是病理的常规检测项目。
循环肿瘤细胞有何作用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循环肿瘤细胞可以评判患者基因突变状态,循环肿瘤细胞是指在身体内肿瘤组织或者是肿瘤细胞其生长到晚期时候,部分进行血液播散,脱落到血液中进行体液循环称之为循环肿瘤细胞。这部分循环肿瘤细胞释放出DNA称为ctDNA,即循环肿瘤细胞DNA,可以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一个血液学检测,同时对循环肿瘤细胞ctDNA进行后续基因突变检测,从而评判患者基因突变状态。对肿瘤晚期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对其血液循环系统中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数目判定,从而进行多次跟踪指导患者后续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例如在化疗前对患者血液中CTC数目进行判定,化疗中、化疗后分别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数目检测,如果其数目有明显减少,可以说明此次化疗药物对患者有效,进行后续指导治疗及患者预后预判。
肿瘤PD-L1免疫治疗需要做什么检测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在进行肿瘤PD-L1免疫治疗之前,首先患者需要常规对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状态进行免疫组化评估,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癌细胞以及其周围间质细胞中PD-1、PD-L1的表达水平。其次,患者也可以通过对肿瘤组织中,突变负荷即TMB进行后续分析,从而间接指导后续的免疫治疗效果,或者还可以通过对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相关检测,从而指导患者的后续免疫治疗。以上即是我们肿瘤免疫治疗前检测的三个方面,即蛋白水平PD-1、PD-L1的检测以及TMB肿瘤突变负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从而指导患者的后续免疫治疗。
肠癌分子病理靶向检测包括哪些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消化系统肿瘤,特别是肠癌,也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病种,特别在北方以及西部地区,肠癌发病率极高,目前针对肠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疗以及后续靶向治疗。在肠癌诊疗过程中,在既往组织病理学诊断基础上,目前也开拓分子病理靶标检测,主要包括针对肠癌组织的RAS即K­RAS、N­RAS以及BRAF基因相关检测。同时针对Lynch综合征等相关微卫星不稳定性,也可以进行后续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RAS检测主要针对患者后续西妥昔单抗用药效果,进行良好判定,MSI检测主要指导患者后续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后续治疗,同时MSI检测即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也可以评判患者后续家族性Lynch综合征,从而指导其家族体检筛查。
乳腺癌为什么要做FISH检测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比极高,死亡率也极高。后续术后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后续化疗以及后续靶向治疗。在靶向治疗中,其十分有效的靶点即为HER2基因,常规进行后续HER2基因评判。在评判过程中,首先依照免疫组化技术,进行免疫组化HER2蛋白水平评判,一加即为阴性,直接不可以用药,三加可以直接进行后续靶向检测,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灰区即二加水平,这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进一步其他更高尖技术,进行HER2基因扩增水平评判,即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判定是否其为真正阳性或阴性,从而进行指导用药。部分乳腺癌免疫组化二加患者,需要进行FISH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指导其后续治疗。
乳腺癌常规靶向检测包括哪些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我国乳腺癌,是发病率极高的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二位,呈现逐年递升趋势。目前乳腺癌常规对其组织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PR以及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指导患者后续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目前针对患者术后标本,常规依照免疫组化方法,进行ER、PR、HER2基因状态扩增状态判定,如果三加即可直接用药,如果HER2阴性即不可用药。中间也存在灰区,如果HER2基因两加,仍然需要进行FISH即荧光原位杂交后续判定,从而进一步判定其HER2基因扩增状态,指导后续治疗。因此乳腺癌目前仍然是常规进行ER、PR、HER2等相关基因后续判定。
肺癌常规靶向检测包括哪些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随着呼吸系统肿瘤,特别是肺癌发病率逐年提升,针对肺癌患者病例,首先需要进行组织学评判,在组织学基础上进行后续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评判。靶向治疗依据目前中华医学会以及中国抗癌协会诊疗规范,对患者EGFR、ALK、ROS1等十个相关基因突变状态进行常规检测,判断患者后续,是否可以进行常规靶向检测。目前部分免疫治疗药物,也在逐渐更新,逐渐上到晚期患者一线治疗,因此对PD1、PDL1等相关免疫状态也进行综合性评估,判断患者是否能进行后续免疫治疗。目前在组织学诊断基础之上,常规对肺癌患者进行EGFR、ALK、ROS1等十个相关基因靶向治疗以及PD1、PDL1后续的免疫学评判。
肺癌靶向药耐药后需要做分子病理检测吗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随着目前西药的逐段推出,以肺癌等疾病为例,目前分子靶向治疗也逐渐的步入了常规治疗行列。肺癌中目前常规进行后续的一些TKI类治疗,但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在6~18个月治疗之后,往往会发生耐药,这部分患者如何进行后续的评判与治疗?目前根据诊疗规范,对肺癌患者如果进行靶向治疗耐药后,要重新钳取或者是活检组织,进行后续的靶向治疗检测,从而为患者提供新的诊疗信息,寻找新的后续的靶向治疗药物。如果进行了抗EGFR治疗后发生耐药,通过血液或者组织重新检测其T790M、757S等相关位点,通过新的基因位点的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对后续的新一代的靶向药物能够进行适合的应用,继而进行后续的指导治疗。
做分子病理靶向检测病人需提供什么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分子病理靶向检测,目前是传统组织病理检测的有效补充,可以对患者靶向基因状态以及患者预后进行综合评判。如果进行分子病理靶向检测,需要提供组织或者体液、血液样本,提供检测标本,同时需要提供患者既往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评判组织中癌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含量,对后续检测进行标本指控。患者如果进行癌症诊疗后,发生耐药,提供基础诊疗信息,综合进行判断,为后续分子病理检测提供基础诊疗信息。因此通过三个部分,即良好组织标本、良好病理组织学报告、患者既往信息,是进行后续分子病理检测以及靶向药物检测的必须、必备条件。
什么是分子病理靶向检测
孟宏学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随着病理学技术不断推新以及扩展,病理学由传统组织病理学,向超微病理学发展到目前分子病理学。因为目前临床决策树不断更新,部分靶向检测以及后续免疫检测已经推向一线,也要求病理学不断发展。分子病理学通过患者病变组织以及体液或是血液,检测其基因突变状态有无或者靶点有无以及后续免疫状态进行评估,指导患者后续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后续综合治疗。分子病理学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二代测序手段、更新技术,评判患者免疫状态以及分子病理状态,指导后续治疗一系列手段。因此分子病理学是传统组织病理学上的良好补充,也是目前术后病理以及穿刺病理必须进行的一项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