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进口药和和国产药有什么区别

进口药和和国产药有什么区别

科普内容

其实很多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有些来自于国外,目前国内也有很多相似的产品出现,并且我国也有很多自己研发的产品。在很多程度上,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已经能够达到相同的药效和药理特性,两者主要是在价格、临床应用经验等方面存在区别。

1.价格

进口药研发成本通常较高,加之国际运输、关税等因素,其价格往往高于国产药。国产药在本土生产,省去了大量的运输和进口成本,因此价格相对较低。

2.临床应用经验

进口药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已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和经验。国产药的临床应用可能相对较少,尤其是新研发的药物,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累临床经验。

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进行选择,不需要特别排斥国产药,也不用特别追捧进口药。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3.31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肿瘤患者为什么要参加临床研究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临床研究的进行,是伴随着新药或者新方式、新方法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肿瘤的病因并没有完全被科学家所认知,所以肿瘤的治疗也是目前肿瘤患者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扰。面临新药和新方法的出现,对于没有更好的方式去治疗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好的选择,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新药的出现,也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有很多通过临床研究受益的患者,可由从临床研究当中得到新药的尝试,还可以再经济负担上得到缓解。
胃癌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联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第二、遗传,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当中,发现有些胃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并且从遗传学角度讲,携带有CDH1基因突变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弥漫性胃癌。第三、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当中,包括不健康的饮食,包括食用盐或是腌制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第四、胃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当中,也参与胃癌发生和发展,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等,是发生胃癌的主要的癌前疾病。
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发现或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样的人群是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的,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不适感,还容易引发胃癌。幽门螺杆菌在所有导致胃癌发生的众多因素当中,它的致病风险可以达到60%。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平时应多注意食物卫生,饮食也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胃癌是怎么引起的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联动的结果,胃癌也是一样,引起胃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在1884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一类的致癌物质。并且从流行病学调查角度讲,胃癌患者携带HP感染人群,是普通人群的2.8-6倍。也通过动物试验当中证实,幽门螺杆菌能够使蒙古小鼠发生胃癌,所以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摄食新鲜蔬菜或者水果的比例较少,食用盐分或者是腌制食品食物过多,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缺乏。还有低经济收入的人群,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胃癌。还有一些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相关,包括胃息肉、胃溃疡、肠胃炎等。
胃癌遗传吗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是一种与遗传因素相关的恶性肿瘤。据研究报道,携带有CDH1基因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几率非常高。对于携带有CDH1基因突变的人群,到80岁之前,男性发生弥漫性胃癌的几率是63%,女性可以达到87%。如果家族当中存在有CDH1基因突变的胃癌的患者,在亲代当中,是需要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咨询的。遗传具有家族性通常可能是人体本身携带了导致胃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同时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下生活,导致相应的肿瘤具有家族的聚集倾向。
肿瘤的发生因素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联动作用结果,在多数情况下,肿瘤是由环境因素所导致,特别是饮食和接触烟草所导致。只有一少部分肿瘤,与遗传因素相关。此外,发生肿瘤的因素,还分为可更改风险因素和不可更改风险因素。不可更改风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既往身体状况等;可以更改风险因素,包括像?职业暴露、不健康生活习惯,以及治疗用药、电离辐射等。
胃癌怎么治疗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目前而言,胃癌仍然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早期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根治性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对于不能够手术切除的患者,需要进行胃癌的全身化疗。在化疗的基础上,对于Her2阳性的人群,可以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式。对于早期胃癌,特别是黏膜下或者是黏膜内的胃癌,可以通过腔镜的方式进行胃镜下的切除。胃癌的治疗手段,较目前而言,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于潜在可以去除的胃癌,在降期治疗之后,也可以考虑做治愈性的手术治疗。对于特别的肿瘤,比如在胃底贲门处的肿瘤或者是有残余病灶,还可以采取补充放疗和化疗增敏。
胃癌怎么检查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在中国人群当中是非常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新发的病例当中,有一半都是在中国。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早期诊断、早期筛查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对于胃癌而言,正确的早期地识别症状,是作为公民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去进行胃癌的筛查呢?首先对于伴有上腹部疼痛或者是有上腹部节律痛的人群,应当早期地进行胃镜的检查。胃镜是诊断胃癌的有效手段。并且目前而言,在各大医院技术也非常得娴熟。对于现代而言,胃镜检查已经是非常轻松愉快进行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高危的人群,比如家族当中有胃癌病史,或者是在亲代当中有胃癌出现,这样的人群应当尽早地进行胃癌的早期的诊断。同时如果不能够进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的造影或者是胃透也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手段。
胃癌的晚期症状及表现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与胃的良性疾病的症状非常之相似。晚期时,症状非常之明显,疼痛和体重减轻,也是晚期胃癌主要的不良反应。随着疾病的进展,上腹部疼痛加重,成为晚期胃癌最主要的就诊指针。同时还伴有其他的全身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乏力、贫血等。晚期胃癌,随着部位的不同,侵袭的范围不同,也可伴随着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对于贲门、胃底部位的肿瘤,可能会出现胸骨后的疼痛。对于胃窦部的肿瘤,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等症状。其次,少数肿瘤可能会侵犯到血管,并会有呕血货黑便等现象。如果侵袭到周围脏器,比如侵袭到胰腺,会有明显的后背牵涉痛的现象。少数患者会出现肝门淋巴结的肿大,如果压迫到胆道或肝门的循环时,会出现黄疸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处淋巴结的转移,在查体时,会有明显的出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胃癌术后化疗几个疗程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患者术后的化疗,在东西方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化疗方式的差异,比如在日本,主张术后一年的单药口服治疗。对于中国人群而言,一般以弥漫性胃癌、低分化胃癌为主,并且以下半部胃癌,即胃底癌或是胃窦癌为主,所以术后的辅助化疗建议应用两药进行治疗,以铂类和氟尿嘧啶双药联合的治疗方式,一般是术后六个月进行治疗。对于西方人群而言,术式上一般以第一根治术为主,现在第二根治术已经在东西方达成一致,对于西方人群而言,考虑疾病的好发部位,通常是化疗联合放疗。
胃癌的转移途径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的转移途径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也是通过多渠道进行转移。首先是直接侵犯,根据部位不同,侵犯的位置也不一样。如胃底贲门癌,可以向上侵犯到食管下端,那像胃窦癌,可以向下侵袭到十二指肠。分化差、浸润生长的肿瘤可以通过浆膜侵袭临近器官,如网膜、结肠、肝脏、胰腺等。胃癌的另外一种转移途径是血型转移,血型转移往往发生在疾病晚期,会通过血道转移到其他脏器,包括像肝、肺、骨等。70%的局晚期胃癌,可以通过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转移与肿瘤浸润成正相关。并且淋巴结转移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是跳跃式的转移。
化疗从什么时候开始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如术后的辅助化疗、姑息化疗、围手术期化疗以及新辅助化疗。所以,化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而言,应当在体力状况恢复良好,各项血的检查符合基本用药前提下,在术后4-6周开始,最晚不超过8周。接受围手术期治疗或是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而言,一般在体力状况允许,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并且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符合的条件下,则可以开始化疗。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同时在化疗期间,还要相应地随访,即对于肿瘤病情的监测。
肿瘤患者需要营养干预吗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据统计,有31%~87%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以及营养风险;也有统计,有1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六个月内,有体重下降超过10%的趋势。所以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常伴随的主要现象,营养不良是导致术后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并且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再次入院增多。从某种程度上讲,营养不良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治疗的角度上讲,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药物分布上,会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已经提到肿瘤患者日常治疗的诊疗过程当中。患者在初次入院时,建议给肿瘤患者,特别是胃肠道肿瘤以及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给予营养风险的筛查。肿瘤患者一旦出现营养风险,需要给予相应的营养干预,同时也要对患者以及家属,相应地进行科普教育,让他们对于肿瘤营养的关注程度要有所提高。
胃癌患者术后随访原则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同其他的恶性肿瘤治疗方式略有不同,因为是空腔脏器,常常通过胃镜就可以检测,并且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测可以判别胃癌的分期。所以,胃癌的术后随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早期胃癌,一部分是进展性胃癌。对于早期胃癌,通过是通过胃镜下处理的胃癌,可以术后三年之内,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三年之后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测。进展期胃癌而言,因为胃癌容易出现术后的复发转移时间比较早,所以,术后两年之内,要求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测。三年到五年,是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五年之后,可以一年进行一次检测。
胃癌术后需要进行哪些复查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胃癌在中国人群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消化道肿瘤当中前三位的肿瘤之一。对于胃癌患者,有一部分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所以,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随访也是非常重的。根治性术后的患者首先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的随访,特别是针对于胃癌,具有明显检测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724等。胃癌患者术后还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和监测。特别在术前或者在术后观察中有过异常超声检测结果。另外,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CT监测以及幽门螺杆菌的监测。
肠癌患者术后怎么随访
隋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Ⅰ期肠癌患者,五年之内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随访。Ⅱ期或Ⅲ期的肠癌患者,三年内每三个月进行随访一次,之后可以每六个月进行随访一次,一直到术后的五年。对于Ⅳ期的肠癌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也接受R0手术的人群,随访方式是要求前三年之内,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之后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术后五年后可每年进行一次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