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感染、治疗感染、保持口腔卫生和避免危险因素等。
1.诊断:
血液检查: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以评估炎症反应。
心电图:检查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心脏是否受到感染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赘生物的形成。
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血液或心脏组织中培养出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2.治疗: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给予足够的疗程,通常为数周至数月。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心脏瓣膜受损严重、出现赘生物破裂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置换术。
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帮助身体恢复。
3.预防: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源,如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勤洗手等。
治疗感染:及时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以防止感染扩散到心脏。
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如刷牙、使用牙线等,以预防口腔感染。
避免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等,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基础心脏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预防。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了解疾病
心脏病
心脏病是发生在心脏部位的疾病的统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