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苯丙酮尿症的检查包括新生儿筛查、血苯丙氨酸测定、尿蝶呤图谱分析、基因检测、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1、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小儿苯丙酮尿症的重要手段,通常在出生后3-7天采集足跟血,通过检测血苯丙氨酸浓度初步筛查。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早期发现可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
2、血苯丙氨酸测定
血苯丙氨酸测定是诊断苯丙酮尿症的关键指标。正常情况下,血苯丙氨酸浓度应在一定范围内,若浓度显著升高(如>1200μmol/L),则高度怀疑苯丙酮尿症,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3、尿蝶呤图谱分析
尿蝶呤图谱分析用于鉴别苯丙酮尿症的类型,尤其是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通过检测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可辅助判断酶缺陷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可明确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情况,确诊苯丙酮尿症并指导产前诊断。对于有家族史或疑似病例,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避免遗传风险。
5、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可观察患儿脑电活动,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脑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可观察脑部结构,评估脑发育状况。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若怀疑孩子患有苯丙酮尿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可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