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部分病情较轻、病程短的患者不治疗有自愈可能但存在个体差异,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不治疗有症状加重、病程迁延等风险,建议采取休息、物理治疗等干预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患网球肘也不宜盲目不治疗,需谨慎对待并及时干预
影响自愈的因素
年龄: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相对更有可能自愈,但也不能完全忽视;而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减退,包括组织修复能力,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症状往往更难自行缓解。
生活方式:如果患者在患病后仍继续从事导致网球肘的相关活动,比如频繁进行网球运动、反复进行前臂旋转等动作,会持续对受损部位造成刺激,极大阻碍自愈进程;反之,若能严格避免相关致病动作,让受损部位充分休息,有利于自愈。
病史:本身病史较长的患者,局部组织损伤可能较为严重,自身修复难度增大,自愈的概率相对较小。
不治疗时的风险与不良后果
症状加重:不治疗可能导致疼痛逐渐加剧,影响上肢的正常活动功能,比如难以完成拧毛巾、持物等日常动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程迁延:长期不愈可能使病情转为慢性,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而且慢性的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相对更复杂,恢复时间也可能更长。
建议的干预措施
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肘部充分休息,这是非常基础但重要的措施。比如网球爱好者应暂停网球运动,办公族要减少长时间过度使用前臂的工作动作等。
物理治疗:可以考虑进行热敷,通过热传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也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增强前臂肌肉力量,比如缓慢进行握拳、伸指等动作,但要注意适度,避免加重损伤。
就医评估: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体外冲击波治疗等。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网球肘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应谨慎对待,一般不主张不治疗观察,因为儿童的活动通常较为活跃,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其上肢正常发育和功能;孕妇患网球肘时,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也不宜盲目等待自愈,因为疼痛可能影响孕妇的生活和情绪,且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式进行干预,优先选择非药物的物理治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