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松弛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方面,青春期前生殖系统未成熟无此问题,育龄期妊娠、分娩可致松弛,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因雌激素下降松弛明显;性别上主要发生在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慢性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缺乏盆底肌肉锻炼会增加风险;病史方面,有盆底器官脱垂病史或盆腔手术史易引发阴道松弛。
一、年龄因素
(一)青春期前
青春期前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阴道组织处于未完全分化状态,一般不存在阴道松弛问题,但此阶段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为后续生殖系统变化奠定基础。
(二)育龄期
1.妊娠过程:女性在妊娠时,尤其是中晚期,子宫逐渐增大,会对盆底组织产生持续的压力。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重量增加,加之激素变化使盆底结缔组织弹性下降,会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被过度牵拉,可能引起阴道松弛。据相关研究统计,约有相当比例(具体数据因研究而异)的育龄期经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松弛。
2.分娩:阴道分娩是导致阴道松弛的重要原因之一。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阴道壁及周围组织造成扩张性损伤,使得阴道平滑肌、弹性纤维等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阴道松弛。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头对盆底的压迫时间较长、程度较重,相比剖宫产,经阴道分娩后阴道松弛发生的概率更高。
(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雌激素对维持阴道黏膜的厚度、弹性及阴道平滑肌的功能有重要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会使阴道黏膜变薄、萎缩,阴道壁弹性减退,胶原纤维减少,从而导致阴道松弛现象逐渐明显,这一时期阴道松弛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二、性别因素
阴道松弛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中,因为女性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结构和生理过程,如妊娠、分娩等,这些因素是导致女性阴道松弛的关键所在,而男性由于生理结构不同,不存在类似妊娠、分娩等导致阴道松弛的直接因素。
三、生活方式因素
(一)长期慢性腹压增加
1.慢性咳嗽:长期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会导致长期慢性咳嗽,使得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对盆底组织产生持续的向下压力,长期作用可影响盆底支持结构,进而增加阴道松弛发生的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慢性咳嗽患者中阴道松弛的发生率高于无慢性咳嗽人群。
2.便秘:长期便秘的人群,在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压升高,同样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不良影响,长期下去可能导致阴道周围支持组织受损,引发阴道松弛。
(二)缺乏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肌肉是维持阴道紧致度的重要结构,若长期缺乏有效的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力量减弱,就无法很好地维持阴道周围组织的张力,容易出现阴道松弛。例如,久坐不动的女性,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盆底肌肉锻炼,相比经常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女性,阴道松弛的发生风险更高。
四、病史因素
(一)盆底组织相关疾病
1.盆底器官脱垂病史:如果女性曾经患有盆底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等,往往提示盆底支持结构已经存在损伤,这种情况下发生阴道松弛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盆底器官脱垂和阴道松弛常常是盆底支持系统受损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在病因和病理机制上有一定关联。
2.盆腔手术史:尤其是涉及盆底区域的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盆底重建手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盆底肌肉、筋膜等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影响阴道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阴道松弛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