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截瘫有多种症状表现,运动障碍方面有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与痉挛、步态异常;感觉障碍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异常;其他症状有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视力障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智力和精神障碍等。
一、痉挛性截瘫的症状表现
(一)运动障碍
1.双下肢无力:是痉挛性截瘫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通常从双下肢开始出现无力感,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一般在行走时表现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行走费力,尤其是在上下楼梯时更为困难。这是由于脊髓中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导致对下肢肌肉的控制和传导功能出现障碍,影响了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例如,一些患者早期可能会发现自己需要更用力才能迈出步子,或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感到明显的疲惫。
2.肌张力增高与痉挛:多数患者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肌肉僵硬。由于肌张力增高,会引发肌肉痉挛,尤其是在行走、站立或受到某些刺激时,痉挛可能会加重。痉挛发作时,患者双下肢会不自主地抽搐、僵硬,导致行走姿势异常,可能呈现剪刀步态,即双下肢交叉,行走时像剪刀一样。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的机制主要是脊髓病变后,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失衡,使得脊髓反射亢进,从而引起肌肉的异常收缩和张力改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张力异常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而成年患者则可能因长期的痉挛和肌肉僵硬影响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动作都会受到限制。
3.步态异常:除了剪刀步态外,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其他步态异常。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步幅变小,行走时步伐细碎,这是因为双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和痉挛导致的。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共济失调样步态,但与小脑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不同,痉挛性截瘫患者的步态异常主要是由于肌肉张力异常和力量不足所致。在老年患者中,步态异常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照顾和防护;而对于年轻患者,可能会影响其社交活动和职业发展,因为异常步态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和误解。
(二)感觉障碍
1.浅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浅感觉异常,如痛觉、温度觉减退。例如,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如正常人敏感,在受到轻微外伤时可能不容易察觉。这是因为脊髓后索的薄束和楔束受损,影响了浅感觉的传导通路。对于糖尿病合并痉挛性截瘫的患者,由于本身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浅感觉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发生烫伤、擦伤等情况而不自知。
2.深感觉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深感觉异常,如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患者可能会感觉对肢体的位置感知不准确,走路时容易踩空。深感觉异常的发生是由于脊髓后索的神经纤维受损,导致对肢体位置和运动的感觉信息传递障碍。在儿童痉挛性截瘫患者中,深感觉异常可能会影响其平衡能力和运动发育,需要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和干预,以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
(三)其他症状
1.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早期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后期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以及大便失禁或便秘等情况。这是因为脊髓病变影响了自主神经对膀胱和直肠的调控功能。对于老年痉挛性截瘫患者,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和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加强护理,定期清洁导尿和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症状。
2.视力障碍:少数痉挛性截瘫患者可能合并视力障碍,如视神经萎缩等。这可能与脊髓病变累及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影响了视觉信息的传递有关。对于合并视力障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依赖其他感官来进行活动,家人和社会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协助和便利设施,以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3.智力和精神障碍: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智力减退、认知障碍或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等。这可能是由于脊髓病变影响了脑部的相关神经递质调节或神经传导通路,导致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出现异常。对于存在智力和精神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综合的治疗和关怀,包括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干预,以帮助患者尽可能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