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一般未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靠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血培养阳性、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膜受累证据,以及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若两次不同时间的血培养均检出同一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且患者存在发热、心脏杂音等典型症状,可高度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需注意,血培养需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集,且需多次送检以提高阳性率。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发现瓣膜赘生物、心内脓肿等典型表现;若经胸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需进一步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其敏感性更高,尤其适用于人工瓣膜或复杂心脏结构患者。若超声发现赘生物或瓣膜破坏,结合血培养阳性可确诊。
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心脏杂音变化或新发栓塞症状,需立即就医。感染性心内膜炎进展迅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