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因长期大量饮酒致心肌病变,病因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毒害心肌等,早期有非特异性表现,随病情进展现心衰等症状,体征有心界扩大等;诊断靠长期饮酒史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关键是严格戒酒,辅以治并发症,预后与是否戒酒及治疗规范相关,及时戒酒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心功能可改善,继续饮酒则预后差。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长期大量饮酒是主要病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如乙醛)可直接毒害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离子转运等。酒精还会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病理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悸、咳嗽、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如心悸、头晕甚至晕厥等。
不同年龄、性别:一般来说,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者相对更易患酒精性心肌病,但女性在相同饮酒量下可能更易受到酒精对心肌的损害,且症状可能出现得更早。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期很少发生,成年后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病风险增加,老年患者可能在基础疾病基础上,酒精性心肌病的症状更易被掩盖或加重。
不同生活方式:有长期大量饮酒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有相关病史:本身有其他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酒精性心肌病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
2.体征
可出现心界扩大,听诊可闻及心音减弱、心律失常相关杂音等,还可能有水肿(双下肢水肿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心力衰竭体征。
三、诊断方法
1.病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一般每天饮酒量折合乙醇量男性≥80g,女性≥40g,持续10年以上等情况需高度警惕。
2.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还可能有ST-T改变等心肌损害表现。
超声心动图:早期可表现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随着病情进展,心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等。
心肌活检:虽然不是常规检查,但对于不典型病例可通过心肌活检发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后
1.治疗
首要的是严格戒酒,这是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关键措施。戒酒可使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针对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进行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改善心肌重构等。对于心律失常,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2.预后
如果能及时戒酒并进行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继续饮酒,病情可能进行性加重,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总之,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心肌病变,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治疗关键是戒酒并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其预后与是否及时戒酒及治疗是否规范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