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会引发腰部和下肢症状,腰部有疼痛、活动受限表现,下肢有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情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原有腰椎病史人群症状有差异,中老年是高发人群,年轻人群若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出现症状,长期久坐和重体力劳动人群症状更易发作或明显,有腰椎病史人群合并骨质增生后症状会更严重。
活动受限:腰椎骨质增生会影响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患者可能会感觉腰部发僵,活动不灵活,弯腰、转身等动作可能会受到明显限制。比如弯腰拾取物品时会比正常情况困难很多,转身时需要整个身体一同转动,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灵活地单独转动腰部。
下肢症状
放射性疼痛:当增生的骨质刺激或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时,可能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常见的是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放射的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或酸痛等。比如有的患者会感觉从腰部一直到小腿外侧有像触电一样的放射性疼痛,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疼痛往往会加剧。
麻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麻木部位与放射性疼痛的部位往往较为一致,麻木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下肢感觉,使患者感觉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就像穿了袜子或裤子没穿好的那种麻木感觉。
无力:严重时,下肢可能会出现无力的情况,行走时会感觉下肢没有力气,容易打软腿,甚至影响正常的行走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例如有的患者会发现自己走一段路后就需要休息,否则难以继续行走。
不同年龄人群的症状特点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是腰椎骨质增生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退变、骨质逐渐增生,上述腰部及下肢的症状会逐渐显现并可能逐渐加重。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腰椎的劳损积累较多,骨质退变等情况更明显。
年轻人群:年轻人群患腰椎骨质增生相对较少,但如果有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弯腰工作、腰部外伤史等,也可能出现症状。相对中老年人群,年轻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也会逐渐加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症状差异
长期久坐人群:长期久坐办公、开车等人群,腰椎处于前屈位,腰部肌肉长期紧张,腰椎间盘压力增大,更容易导致腰椎骨质增生,且久坐后腰部疼痛等症状往往更容易发作,活动后可能稍缓解,但长时间久坐又会加重。
重体力劳动人群: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生概率较高,而且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疼痛等症状出现的频率更高,因为腰部长期受到较大的机械应力刺激。
有腰椎病史人群的症状表现
原有腰椎病史基础上加重:对于本身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病史的人群,合并腰椎骨质增生后,症状往往会比单纯一种疾病时更严重。例如原本就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再出现骨质增生,会进一步加重椎管的狭窄程度,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更加明显,活动受限情况也会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