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等。

1.观察随访
对于无症状、结石较小且未引起明显胆管扩张或肝功能损害者,可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超声、CT等检查,监测结石变化。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辅助溶解胆固醇类结石,但效果有限,多作为辅助治疗。
3.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适用于结石位于肝内胆管末端且靠近十二指肠乳头的情况。
4.手术治疗
如果结石引起胆管梗阻、感染、肝功能损伤等,需手术取石,如肝部分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以解除梗阻、清除病灶。
5.支持治疗
治疗期间给予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