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血液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状态,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代谢病。高血糖可能因短期饮食或应激等诱因致血糖波动较单纯,去除诱因易恢复,糖尿病血糖波动复杂持续,1型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与胰岛素抵抗等有关。高血糖通过血糖监测发现,糖尿病需更全面监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高血糖者胰岛素分泌可能正常,糖尿病者1型胰岛素显著减少,2型或正常偏高但有抵抗。儿童高血糖病因多样,糖尿病多为1型且起病急,老年人高血糖需区分是否为糖尿病及谨慎选治疗方案,准确区分高血糖与糖尿病对不同人群治疗和健康管理很重要。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正常空腹血糖值一般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就属于高血糖范畴,但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其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血糖波动特点
高血糖:可能是由于短期的饮食因素,比如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糖食物;或应激状态,像严重创伤、手术等情况导致暂时性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下血糖波动相对较单纯,去除诱因后血糖较易恢复正常。例如,健康人一次性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后,血糖会短时间升高,但一般可自行调节恢复。
糖尿病:血糖波动往往较为复杂且持续存在。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血糖波动大且不易控制,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多与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其血糖波动也较明显,在饮食、运动、用药等因素影响下,血糖会有较大起伏。比如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规律饮食和用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会出现较大波动。
相关检查及意义
血糖监测:
对于高血糖,一般通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检测来发现。比如单纯检测发现空腹血糖为6.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9mmol/L,此时需要进一步观察,可能只是暂时的血糖偏高情况。
糖尿病患者则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血糖监测,除了空腹和餐后血糖外,还可能需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一般要求HbA1c控制在7%以下(未合并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时),而高血糖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胰岛素及相关指标检查:
高血糖患者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时,胰岛素分泌可能是正常的,比如在应激状态下导致的高血糖,胰岛素分泌可能在应激因素消除后恢复正常。
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时,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可能正常或偏高,但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释放曲线高峰延迟等情况。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能显示空腹胰岛素正常或偏高,而餐后胰岛素高峰出现较晚且峰值高于正常。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高血糖可能因先天性代谢异常等情况引起,比如先天性葡萄糖转运蛋白缺陷等疾病导致的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常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明显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与儿童高血糖的其他病因需要仔细鉴别。儿童高血糖如果是短暂性的,可能与饮食中高糖摄入等有关,而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则需要长期管理。
老年人:老年人高血糖可能存在多种情况,一些老年人可能本身有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等情况,容易出现高血糖,而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断也需要依据相应标准。老年人高血糖时要注意与糖尿病相鉴别,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更高,所以准确区分高血糖和糖尿病对于老年人的治疗和健康管理非常重要。比如老年人如果发生高血糖,需要排查是否存在应激、药物等因素导致的高血糖,还是本身就患有糖尿病,若为糖尿病则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如用药要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