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乏力,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脊柱畸形、窦道形成,还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脊髓受压表现。
消瘦:由于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长期患病会导致身体营养状况变差,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患者)或整体健康状态。
乏力: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在体内繁殖,消耗能量,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紊乱。
局部症状
疼痛
病变部位疼痛:脊柱结核患者早期多有病变部位的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对病变脊柱部位的抗拒,如不愿活动、哭闹等。疼痛可沿神经根放射,如胸椎结核疼痛可放射至胸背部或肋间,腰椎结核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等处。
脊柱活动受限:患者因疼痛而出现脊柱活动受限,不能正常弯腰、扭转等。例如腰椎结核患者会出现弯腰困难,拾物时需挺腰屈膝下蹲,即拾物试验阳性。
脊柱畸形:随着病变发展,脊柱可能出现后凸或侧凸畸形。这是因为病变破坏了椎体的正常结构,椎体塌陷、骨质破坏导致脊柱稳定性丧失,进而引起脊柱的代偿性畸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可能会影响其骨骼发育和身体外观。
窦道形成:病情严重时,病变部位可能穿破皮肤形成窦道,窦道长期不愈合,有稀薄脓液流出,窦道周围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这是由于病变组织突破皮肤,形成了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容易合并感染。
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脊髓受压表现:如果脊柱结核病变累及椎管内,压迫脊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轻的可能表现为肢体麻木、肌力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截瘫,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感觉丧失、肌肉瘫痪、二便失禁等。儿童脊髓受压时,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症状可能相对隐匿,且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及时的干预。例如胸椎结核压迫脊髓可能导致下肢肌力下降,影响行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