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途径包括血行传播(如儿童肺部原发结核后血液运输至脊柱等部位定植,成年人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血行播散)和直接蔓延(如附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脊柱);宿主因素中,儿童和青少年因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易患,性别并非决定性因素,长期营养不良、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既往结核病史者易患。
血行传播: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先在肺部等原发灶感染,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脊柱。例如,在儿童时期,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肺部原发的结核感染后,结核分枝杆菌容易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脊柱等部位定植。成年人如果免疫力低下,也可能发生血行播散导致脊柱结核。
直接蔓延:附近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脊柱,比如肋骨结核病灶可直接蔓延侵犯胸椎。
宿主因素的影响
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患脊柱结核,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关。儿童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儿童时期脊柱等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运丰富,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定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也可能成为脊柱结核的易感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免疫监视和防御能力逐渐降低,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减弱。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脊柱结核的决定性易感因素,但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某些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感染脊柱结核的比例可能因生活方式、职业暴露等因素有所不同,但总体差异不是非常显著。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的人群,由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患脊柱结核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损害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展为脊柱结核的可能性。吸烟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降低肺部的抗病能力,而酗酒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进而影响整体的免疫功能。
病史方面:有既往结核病史的人群,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脊柱结核的风险增加。例如,曾经患过肺结核的患者,体内可能仍然存在潜在的结核分枝杆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潜在的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重新活跃,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侵犯脊柱,导致脊柱结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