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会引发多种表现,包括局部疼痛(受伤部位刺痛或胀痛,活动、按压加剧)、放射痛(刺激或压迫神经致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活动)、活动受限(腰部及下肢活动障碍,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别)、畸形(脊柱出现前凸或后凸畸形,儿童和老年人影响不同)、神经损伤相关表现(严重骨折时可致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差异)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严重或特殊情况时出现腹胀、二便障碍,儿童和老年人影响不同)。
放射痛:如果骨折刺激或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可能会引起下肢的放射痛。比如,腰椎骨折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受压,从而出现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这种放射痛会影响患者的下肢活动,使患者行走困难,疼痛程度可能会因神经受压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放射痛的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可能因为下肢活动相对较少,放射痛对其活动的影响可能不如成年人明显;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下肢肌肉萎缩等情况,会进一步影响对放射痛的感知和应对。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障碍:腰椎骨折后,患者的腰部活动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正常地前屈、后伸、侧弯以及旋转腰部。例如,患者难以自如地弯腰拾取地上的物品,也不能顺利地扭转身体观察身后的情况。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不稳定以及疼痛刺激,使得腰部的肌肉、骨骼等组织无法正常协同运动。儿童腰椎骨折时,由于其腰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活动受限可能相对更容易被察觉,比如原本能够灵活扭动腰部的儿童,受伤后会明显减少腰部的活动;老年人腰椎骨折后,本身腰部活动度就相对较差,骨折后活动受限会更加严重,可能连简单的翻身都需要他人协助。
下肢活动受限:严重的腰椎骨折可能会影响下肢的神经功能,导致下肢肌力下降,出现活动受限。患者可能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甚至卧床时也难以自如地屈伸下肢。这是因为腰椎骨折对脊髓或神经根造成了损伤,影响了神经传导,使得下肢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支配。不同年龄患者的下肢活动受限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为骨折影响生长发育相关的神经,导致下肢活动受限可能伴随生长方面的问题;老年人下肢活动受限可能还会引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活动障碍。
畸形
脊柱畸形:部分腰椎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畸形,如腰椎局部的前凸或后凸畸形。这是由于骨折导致腰椎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椎体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受力不平衡引起的。例如,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椎体高度降低,从而使脊柱出现局部的弯曲畸形。对于儿童来说,脊柱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导致的畸形可能会影响其脊柱的正常生长,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脊柱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骨折后畸形可能会加重脊柱的退变程度,影响整体的脊柱功能。
神经损伤相关表现(严重骨折时)
感觉异常:如果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例如,患者会感觉下肢皮肤像有蚂蚁爬行一样的异样感觉,或者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变得不灵敏。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觉异常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也可能会出现对下肢触碰反应异常等情况;老年人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异常可能恢复相对困难,且可能会因为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而使感觉异常的判断更加复杂。
肌力下降: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下肢肌力下降,患者会发现下肢无力,难以完成抬腿、行走等动作。随着肌力下降程度的不同,患者的行走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完全不能行走。儿童肌力下降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比如原本能够独立行走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或无法行走的情况;老年人肌力下降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厕等都可能变得困难。
其他伴随症状(严重或特殊情况)
腹胀、二便障碍:当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腹胀、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情况。这是因为脊髓损伤影响了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以及膀胱、直肠的排尿、排便功能失调。儿童发生这种情况时,会严重影响其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减退等情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不适,增加护理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