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是长期大量饮酒致心肌损害的疾病,发病与酒精直接毒性、营养缺乏、免疫因素等有关,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关键是戒酒及对症治疗,预防需限制饮酒量、定期检查,特殊人群更要注意。
一、定义
酒精性心肌病是一种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心肌疾病,是酒精对心肌直接毒性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心肌损害,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二、发病机制
酒精直接毒性: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如乙醛)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膜功能等。研究发现,酒精会干扰心肌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使心肌细胞能量产生减少,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
营养缺乏: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例如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利用,而维生素B1缺乏会影响心肌代谢,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
免疫因素:酒精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导致心肌组织受到免疫攻击,参与心肌病变的发展过程。
三、临床表现
心脏扩大:患者心脏的左心室或双心室会扩大,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脏腔室增大。例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会超出正常范围。
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初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症状更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可能在早期活动耐量下降更明显;女性患者在相同饮酒量下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相关表现。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的人群,若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酒精性心肌病。
四、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包括饮酒的种类、量、持续时间等。一般来说,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量男性超过60g,女性超过30g,持续5年以上,就需要高度怀疑酒精性心肌病可能。
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如心界扩大、心率加快、心音减弱等。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室腔大小、心室壁厚度、射血分数等。患者常出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等表现。
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还可能有ST-T改变等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活检:虽然不是常规检查,但对于不典型病例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发现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
五、治疗与预防
治疗:关键是立即戒酒,同时针对心脏功能不全等进行相应治疗。例如,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改善症状,但具体药物使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不过首要的是戒酒。
预防: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一般建议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乙醇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可有效预防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心肌损害早期表现的饮酒者,及时戒酒并进行心脏康复等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饮酒对胎儿和自身心脏都有严重危害,更应严格戒酒;老年饮酒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酒精的耐受性和心肌损害的易感性更高,更需注意限制饮酒量并定期监测心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