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有骨痛、身高变矮驼背、骨折风险增加等症状,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激素补充治疗(符合指征时)、定期骨密度检测来预防与应对。
一、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1.骨痛
更年期女性常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微骨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转换增加,骨吸收加快,骨量丢失,使得骨骼的支撑和缓冲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骨痛症状。
2.身高变矮、驼背
骨质疏松使椎体压缩变形,椎体前缘承受压力较大,易被压缩楔变,导致身高缩短。女性在更年期后,平均每10年身高可缩短约3cm左右。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这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结构改变有关,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会逐渐累积,导致脊柱形态改变。
年龄较大的更年期女性,长期骨质疏松导致椎体不断受损,身高变矮和驼背的情况更为明显。而且如果伴有不良的姿势习惯,如长期弯腰等,会加重这种脊柱形态的改变。
3.骨折风险增加
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常见的有腕部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打喷嚏、咳嗽等动作都可能导致椎体骨折。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强度降低,无法承受正常的应力。
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往往更严重,骨折风险更高。同时,有家族骨质疏松病史的更年期女性,自身骨折风险也相对增加。
二、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别
女性在更年期(一般45-55岁左右)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失,从而引发骨质疏松。而男性一般更年期较晚,且雌激素水平下降幅度不如女性明显,所以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骨重建处于负平衡状态,骨量逐渐丢失,更年期女性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的症状会逐渐加重。
2.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更年期女性,骨量丢失加快。运动可以刺激骨形成,增加骨密度。例如,经常进行散步、慢跑、游泳等负重或非负重运动的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而长期久坐、不运动的更年期女性,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应力刺激,骨量流失加速。
吸烟酗酒:吸烟会影响雌激素的分泌,还会直接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量丢失。酗酒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损害肝脏等器官,进而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影响钙的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饮食因素:钙摄入不足是导致更年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年期女性如果日常饮食中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钙的储备。同时,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而更年期女性户外活动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如果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3.病史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会增加更年期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在疾病过程中使用的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此外,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也容易出现骨量丢失。有胃肠道疾病的更年期女性,如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会影响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
三、更年期骨质疏松的预防与应对
1.饮食调整
增加钙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每100ml牛奶约含104mg钙,每天保证300ml左右的牛奶摄入;豆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如豆腐、豆浆等;还可以多吃一些坚果、虾皮等。
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根据季节和地区调整)。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
2.运动干预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更年期女性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步行,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步行;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女性,摔倒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更年期女性,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激素补充治疗(HRT)相关
对于符合激素补充治疗指征的更年期女性,在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适当进行激素补充治疗。雌激素可以通过作用于骨组织,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但激素补充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是否有雌激素相关疾病等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子宫内膜癌病史等的女性可能不适合激素补充治疗。
4.定期骨密度检测
更年期女性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一般建议每年检测一次。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了解自身骨量丢失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骨量减少的更年期女性,要加强预防措施;对于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女性,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