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对脊柱结核诊断有帮助,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沉降率活动期多明显加快,C-反应蛋白因炎症刺激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但需结合情况;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有帮助但有局限性;结核菌培养可明确诊断但周期长、阳性率相对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诊断。
一、血常规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ESR)
多数脊柱结核患者会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情况。在活动期,ESR往往明显升高,这是因为结核炎症反应会促使体内的一些炎性介质释放,导致红细胞聚集加速,从而使血沉增快。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脊柱结核患者在活动期血沉会超过正常范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不同年龄人群血沉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相对较低,老年人可能因基础代谢等因素略有不同,但总体趋势是脊柱结核活动期血沉升高。
2.C-反应蛋白(CRP)
CRP也会在脊柱结核患者体内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肝脏会快速合成CRP。脊柱结核患者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CRP水平会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病情的活动度相关。比如,病情处于活动期时,CRP可显著升高,而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随着病情的控制,CRP水平会逐渐下降。不同性别在CRP正常范围上无明显差异,但年龄会影响其正常水平,儿童的CRP正常范围相对成人较低,一般儿童CRP正常参考值小于10mg/L,而成人通常小于8mg/L,脊柱结核患者CRP升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有体现,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1.原理及意义
PPD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对于脊柱结核患者,PPD试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如果PPD试验呈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感染过结核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PPD试验阳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脊柱结核,因为曾接种过卡介苗或既往感染过结核杆菌也可能出现阳性结果;如果是强阳性,对于脊柱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不同年龄人群PPD试验的解读略有不同,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PPD试验阳性的意义与成人有所差异。例如,3岁以下儿童PPD试验强阳性,往往提示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包括脊柱结核的可能性较大;而对于成年人,PPD试验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等也需高度警惕脊柱结核等结核相关疾病。
三、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
1.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目前有多种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如果检测到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该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抗体产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抗体产生可能相对成人有差异,所以在解读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脊柱结核患者,该抗体检测阳性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结核菌培养
1.操作及诊断价值
结核菌培养是从患者的病变组织、体液等标本中培养结核杆菌。如果能培养出结核杆菌,就可以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但是,结核菌培养的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8周甚至更长时间。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条件。对于不同年龄的脊柱结核患者,结核菌培养的阳性率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脊柱结核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等因素,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可能与成人有差异,但一旦培养出结核杆菌,就可以确诊,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的抗结核治疗提供依据。不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相对较低,所以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脊柱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