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损伤是肩关节周围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受损的病症,常见类型有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肱骨近端骨折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情况及人群有不同表现和治疗特点。
一、常见的肩关节损伤类型及相关结构
1.肩袖损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这些肌腱在肩关节处形成袖套样结构,对肩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肩袖损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且在从事投掷运动、举重等需要肩关节反复外展上举活动的人群中更常见。例如,经常进行棒球投掷的运动员就容易出现肩袖损伤。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肩关节时疼痛明显加重。
从年龄因素来看,随着年龄增长,肩袖肌腱会发生退变,弹性和强度降低,更容易受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的人群,肩袖损伤风险增加;有肩部外伤病史的人群,肩袖损伤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2.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是人体最容易脱位的关节之一,多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掌撑地、肩部受到直接暴力撞击等。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等类型,其中前脱位最为常见。肩关节脱位后,患者会出现肩关节疼痛、肿胀、畸形,肩关节活动功能丧失,患侧上肢呈弹性固定状态。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肩关节周围的韧带相对较松弛,在受到不当外力时也可能发生肩关节脱位;青少年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篮球运动中肩部受到碰撞,也容易出现肩关节脱位;成年人在意外受伤时也可能发生肩关节脱位,不同年龄人群的脱位原因虽有差异,但都是由于外伤导致肩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遭到破坏。
3.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的近端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轻微的外力,如跌倒时手部或肩部着地,就可能导致肱骨近端骨折。而在年轻人中,肱骨近端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肱骨近端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骨折严重时可能伴有肩关节功能障碍。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加,更容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年轻人的骨折多与高强度的外伤有关;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进展加快,相对男性更容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
二、肩关节损伤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肩关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肩关节的外观,是否有肿胀、畸形等;进行肩关节的活动度检查,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的检查;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试验,如肩袖损伤的Jobe试验、肩关节脱位的杜加征(Dugas征)等。例如,Jobe试验是让患者外展肩关节90度,然后向前屈曲30度,医生给予阻力,如果患者不能抵抗阻力完成动作且伴有疼痛,则提示肩袖损伤。
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体格检查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准确判断病情。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肩关节的骨结构情况,是否有骨折、脱位等情况,但对于软组织如肩袖肌腱等的显示不够清晰。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肩袖损伤、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等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完整性、是否有撕裂以及肩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的情况。例如,通过MRI可以准确判断肩袖撕裂的部位、范围等。
对于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问题,尽量选择对儿童辐射较小的检查方法;老年人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其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MRI检查。
三、肩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轻度的肩关节损伤,如肩袖损伤较轻、肩关节脱位后复位良好等情况,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等)、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等。例如,对于肩袖损伤的患者,在急性期可以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缓解期可以进行热敷和物理治疗来促进恢复。
不同年龄人群的保守治疗恢复情况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保守治疗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儿童在保守治疗时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肩关节还在发育中。
2.手术治疗
当肩关节损伤较为严重时,如肩袖大面积撕裂、肩关节脱位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肱骨近端骨折移位明显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肩袖修复术、肩关节脱位的切开复位术、肱骨近端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例如,肩袖修复术是通过手术将撕裂的肩袖肌腱缝合修复,以恢复肩关节的稳定和功能。
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损伤程度等因素有关。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强,手术效果相对较好;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也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