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萎缩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双肾萎缩是肾脏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先天性及后天性(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诊断靠影像学及肾功能检查,预后与病因病情有关,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如儿童监测生长发育等,成年人控基础病、遵饮食等,老年人控基础病、防意外等以延缓病情进展。

病因方面

先天性因素:

部分婴儿可能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从出生起就可能出现双肾萎缩情况,这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肾脏组织分化异常有关,在胎儿时期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发育受阻,导致出生后双肾体积小于正常,这种情况在新生儿科可能会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患儿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因为肾脏功能不良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排泄及一些重要物质的合成等。

后天性因素

慢性肾小球肾炎:

长期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会逐渐破坏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导致肾脏组织纤维化、萎缩。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免疫炎症反应持续损伤肾脏固有细胞,随着病情进展,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逐渐减退,肾脏体积逐渐缩小。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相对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可能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若不及时控制病情,会逐渐发展至双肾萎缩。

高血压性肾损害:

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肾脏血液供应,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逐渐出现双肾萎缩。高血压性肾损害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患病风险无明显性别差异,高血压病程较长、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更易发生双肾萎缩,患者除了有高血压相关表现外,还可能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的一系列表现,如夜尿增多等。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并发糖尿病肾病,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会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等,最终引起双肾萎缩。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均可能发生,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某些阶段可能与男性发病情况略有不同,但总体上主要与血糖控制情况相关,患者早期可能仅有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肾功能减退、双肾萎缩等。

梗阻性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长期梗阻会导致尿液潴留,引起肾积水,进而压迫肾脏组织,导致肾脏缺血、纤维化,最终双肾萎缩。梗阻性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尿路结石在中青年中相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会有相应梗阻部位的症状,如尿路结石患者可能有肾绞痛、血尿等表现,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有排尿困难等表现,长期梗阻不解除会逐渐出现双肾萎缩。

药物性肾损害:

某些药物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损害肾脏,导致双肾萎缩,如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其具有肾毒性,长期使用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引起肾脏损害进而萎缩。不同人群使用此类药物需特别注意,儿童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肾毒性更敏感,应尽量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使用肾毒性药物时也需谨慎评估风险,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等。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是初步筛查双肾萎缩的常用方法,可测量肾脏的长、宽、厚径线,正常肾脏长径约10-12cm,若双肾长径均小于8cm,结合皮质厚度等情况可考虑双肾萎缩。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可反复进行,在儿科及各年龄段患者中均可应用,对于儿童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等情况可早期发现双肾萎缩情况。

CT检查:

CT检查能更精确地测量肾脏体积,通过计算肾脏的体积来判断是否存在萎缩,同时还能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结构等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病因导致的双肾萎缩,如肾脏肿瘤等继发引起的萎缩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均可进行CT检查,但儿童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应在必要时谨慎选择。

MRI检查:

MRI对肾脏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实质和结构改变,对于诊断双肾萎缩及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尤其在一些特殊病因如肾脏血管病变等的诊断中具有优势。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可应用,相对CT辐射更小,但检查时间可能较长,需患者配合。

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测定:

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双肾萎缩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血肌酐和尿素氮会升高。不同年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血肌酐正常参考值低于成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尿素氮也有相应的年龄相关正常范围,当血肌酐、尿素氮超出正常范围时提示肾功能减退,结合肾脏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双肾萎缩。

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

通过同位素等方法测定GFR能更准确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GFR降低是双肾萎缩导致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有重要意义,各个年龄段均可通过相应方法测定GFR,儿童可采用基于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公式估算GFR等方法。

双肾萎缩的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

预后

双肾萎缩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密切相关。如果是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导致的双肾萎缩,患儿预后通常较差,肾脏功能可能进行性减退,容易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等。对于后天性因素导致的双肾萎缩,如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基础病因,可能延缓肾脏萎缩进展,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规范治疗,控制蛋白尿、血压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双肾萎缩进程;但如果基础病因未能有效控制,双肾萎缩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至肾衰竭。

注意事项

对于不同人群:

儿童:先天性双肾萎缩儿童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及肾脏功能,因为肾脏功能不良会影响营养物质代谢及生长激素等的调节,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尿量、水肿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成年人:无论是哪种病因导致的双肾萎缩,都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等,以延缓肾脏萎缩进展。同时要避免劳累、感染等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感染可能会诱发肾脏炎症反应加重,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肾脏血液供应等,从而不利于肾脏病情控制。

老年人:老年人双肾萎缩患者更要注意多方面情况,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在控制基础疾病时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肾脏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避免使用经肾脏排泄且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另外要定期复诊,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变化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是指因为尿流障碍而导致肾脏功能和实质性损害的疾病。本病病变常为单侧性,但不少情况也可以是双侧性。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女病人导尿的方法有哪些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病人导尿的三种体位:屈膝仰卧位、截石位、侧卧位。 1.屈膝仰卧位 适用各种女病人,是临床最常用的导尿体位。 2.截石位 适用于会阴部、尿道、直肠检查及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分娩等。 3.侧卧位 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在床上配合者。 需要注意的是,在导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
全程肉眼血尿见于什么病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全程肉眼血尿可见于以下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间质性肾炎:可由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遗传性肾炎:又称Alport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泌尿系统肿瘤:
割包皮后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割包皮手术后饮食需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适量补充锌。 1.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有助于伤口愈合。可以选择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等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利于伤口恢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
早晨第一泡尿很黄怎么回事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早晨第一泡尿很黄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水分摄入不足 如果夜间或早晨起床前没有喝足够的水,尿液会浓缩,导致颜色变黄。 2.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如胡萝卜、维生素B2等。 3.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变黄,如黄疸、尿路感染、前列
尿路感染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路感染患者饮食需注意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酸性食物和发物,同时应遵医嘱治疗,注意个人卫生。 1.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可使尿路刺激症状加重,排尿困难,有的甚至引起尿道口红肿,还可使炎症部位充血肿痛。 2.忌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猪肉、牛肉、鸡肉、鸭、蛋类、鲤鱼、牡蛎、虾,以及面粉
小便过后有种灼热感怎么回事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便过后有种灼热感,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尿道炎 尿道炎是泌尿系统的炎症,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其中尿痛就是指小便时有灼热感。 2.膀胱炎 膀胱炎也会引起类似的尿路刺激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尿急和下腹疼痛。 3.前列腺炎 男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时会出现小便灼热感,还可能伴有会阴部不适、尿频、尿急
晚间尿频怎么办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晚间尿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建议: 1.调整饮水习惯 避免在下午或晚上摄入过多液体,尤其是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2.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尽量不要憋尿,定期排空膀胱。 3.注意饮食 减少摄入辛辣、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以及含有大量糖分或气体的饮料。 4.注意保暖 保持下半身温暖,尤其是在夜间。
鸡内金化肾结石吃法是什么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鸡内金化肾结石的吃法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见吃法有煮水、煮粥、炒鸡蛋、炖肉等,同时需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鸡内金化肾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严重者需进一步治疗。 1.鸡内金煮水 将鸡内金洗净,晾干后研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温水冲服,每天2-3次。 2.鸡内金煮粥 将鸡内金
尿液黄是什么原因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液发黄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水分摄入不足 当身体水分不足时,尿液会浓缩,导致尿液变黄。 2.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如胡萝卜、维生素B2等。 3.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发黄,如肝胆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 如果尿液发黄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
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康复该怎么做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以下是一些康复建议: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预防便秘。 2.盆底肌训练 通过收缩肛门和尿道括约肌来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控制大小便。 3.定时排尿 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尝试定时排尿,即使没有尿意也可以去排尿,有助于训练膀胱功能。 4.皮肤护理 保持会
憋尿后小腹痛怎么回事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憋尿后小腹痛可能与膀胱过度充盈、膀胱炎、尿道炎等有关。 1.膀胱过度充盈 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壁的张力增加,从而引起小腹痛。 2.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的炎症性疾病,憋尿可能导致细菌逆行感染,引起膀胱炎,出现小腹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3.尿道炎 尿道炎是尿道的炎症性疾病,憋尿时尿液中的细菌可
小便那里痒是怎么回事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导致小便那里痒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感染 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都可能引起尿道炎、龟头炎等疾病,导致小便那里痒。 2.过敏 使用某些药物、避孕套、卫生巾等过敏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小便那里痒。 3.皮肤病 如湿疹、银屑病、股癣等皮肤病,可能会蔓延到小便那里,引起瘙痒。 4
前列腺结石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前列腺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调整、多喝水、定期体检、治疗原发病、避免久坐和注意个人卫生等。 1.治疗方法: 观察等待:对于没有症状的前列腺结石,通常不需要治疗,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结石的大小和症状的变化。 药物
肾结石患者可以吃苹果吗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肾结石患者可以吃苹果,但需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芹菜、草莓等,同时应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一般来说,肾结石患者可以吃苹果。苹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身体有益。但需注意,肾结石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芹菜、草莓等,因为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加重
附睾炎硬结吃什么药好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附睾炎硬结通常无需治疗,如有不适,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或中药缓解症状。 附睾炎硬结是附睾炎治愈后留下的瘢痕,通常无明显症状,也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一般无需治疗。如果附睾硬结较大,引起了明显的坠胀感或疼痛等不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药物: 1.抗生素:如果
尿量少是什么原因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量少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饮水不足 如果身体没有摄入足够的水分,肾脏就会减少尿液的生成,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肾脏疾病 肾脏是过滤和排泄废物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出现问题,如肾炎、肾衰竭等,就会导致尿量减少。 3.心脏疾病 心脏功能不全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
男人最近尿频怎么回事
原劲杨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频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如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寒冷刺激、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等。如果出现尿频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生理性原因 饮水过多: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了大量的水,肾脏会产生更多的尿液,从而导致尿频。 精神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