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质疏松有疼痛表现,一般为弥漫性无固定痛点活动后加重且部分有夜间痛,还会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早期屈伸不灵活上下楼梯使不上劲,晚期更严重致僵硬难正常行走弯曲伸直,严重时可致膝内翻或膝外翻等畸形,且膝关节部位骨质强度低受轻微外力易骨折儿童老人等需注意。
疼痛
一般表现:膝盖骨质疏松较为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疼痛通常是弥漫性的,没有固定的痛点。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感觉膝盖部位隐隐作痛,尤其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所加重。从生理机制来看,骨质疏松会导致骨的微结构破坏,骨小梁断裂等,进而刺激骨膜上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可能与年轻人不同,但本质都是骨组织病变引发的神经刺激痛。
夜间痛:部分膝盖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身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此时骨组织的代谢变化等因素可能会更明显地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感觉相对更为突出。这可能与夜间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比如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变化可能会影响对疼痛的感知。
膝关节活动受限
早期表现:随着膝盖骨质疏松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早期可能表现为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不如以往灵活,上下楼梯时可能会感觉膝盖使不上劲,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膝关节周围的骨组织强度下降,肌肉等软组织也可能因为骨的病变而出现适应性改变,影响了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能早期就会因为膝关节活动受限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而长期sedentary(久坐)的人群,可能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明显感觉到活动受限。
晚期表现:到了晚期,膝关节活动受限会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膝关节僵硬,甚至无法正常行走、弯曲或伸直膝盖等情况。此时,骨的结构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关节软骨等也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限制了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疾病因素进行治疗和康复。
膝关节畸形
常见畸形类型:严重的膝盖骨质疏松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畸形,常见的有膝内翻或膝外翻等。膝内翻表现为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膝外翻则是两膝能靠拢而两足内踝不能相碰。膝关节畸形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的骨量丢失和骨结构破坏,导致膝关节的力学平衡失调,在肌肉拉力等作用下逐渐发生变形。对于不同性别,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所以在膝关节畸形的发生上可能女性比例相对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膝关节畸形的发生率都会逐渐增加。
易发生骨折
轻微外力下骨折:膝盖骨质疏松患者的膝关节部位骨质强度降低,在受到轻微外力时就可能发生骨折。例如,日常的走路、上下楼梯等动作,甚至只是站立时的轻微扭转,都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的骨折,如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是由于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膝盖骨质疏松,那么发生骨折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外力伤害。而对于老年人,由于本身行动相对迟缓,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小心防范这种轻微外力下的骨折情况,一旦发生骨折,恢复相对较为困难,而且会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