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1
9981次浏览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情况时,其肾虚-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被激活,导致患者发生肾性高血压。
2.糖尿病肾病
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情况时,其肾脏微循环可出现异常,患者此时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诱发肾性高血压形成。
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患者的肾动脉血管壁出现阻塞性病变时,可造成其肾动脉狭窄,动脉血管内压力升高,患者此时也会发生肾性高血压的情况。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平时需要对其体重、尿量、血压等进行监测和记录,防止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等对其肾脏损害较小的药物,有助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介入治疗
肾动脉狭窄导致患者出现肾性高血压的情况时,患者可以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解除其肾动脉狭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