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0-22
3603次浏览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影响智力和免疫力。治疗方法是补充铁剂,同时调整饮食。预防措施包括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饮食均衡、定期体检等。特殊人群如早产儿、人工喂养儿、腹泻患儿和有慢性失血病史的患儿需要特别注意。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以下是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当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就会发生小儿缺铁性贫血。这是一种营养性贫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在母体内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
这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3个月至5岁的小儿生长发育更快,需铁量相对增多,若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吸收障碍
食物中的铁需要在胃酸和维生素C的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能被吸收。如果长期腹泻、慢性肠炎等,会影响铁的吸收。
5.铁丢失过多
正常情况下,每天都会有一定量的铁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如果长期慢性失血,如钩虫病、肠道息肉等,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小儿缺铁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2.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
3.神经系统表现
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4.其他表现
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
四、如何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
1.检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较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2.检查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3.其他检查
如骨髓涂片检查、铁剂治疗试验等,可帮助明确诊断。
五、小儿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1.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月经过多、慢性腹泻等。
2.补充铁剂
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3.饮食调整
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蔬菜等。
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且不易过敏。
2.及时添加辅食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肝泥、肉末等。
3.注意饮食均衡
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4.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七、特殊人群需要注意什么?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应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开始补铁,剂量为每天2毫克/千克体重,直至1岁。
2.人工喂养儿
应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
3.腹泻患儿
应积极治疗腹泻,同时补充铁剂。
4.有慢性失血病史的患儿
应及时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总之,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家长应重视对小儿的预防和治疗。如果发现小儿有贫血症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铁和其他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