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1682次浏览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营养缺乏症,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引起,诊断依据临床症状、血常规和铁代谢相关检查,治疗方法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预防措施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因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和铁代谢相关检查。
1.原因:
铁摄入不足:这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婴儿期和青春期儿童。
铁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肠道疾病等,可影响铁的吸收。
铁丢失过多: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
2.症状:
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乏力、易倦、头晕等。
其他表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等。
3.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其他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和铁代谢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
对于疑似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5.治疗: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月经过多等。
补充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同时可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了解治疗效果。
6.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且富含免疫因子,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添加辅食: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总之,儿童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家长应重视儿童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信息:儿童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引起。诊断依据临床症状、血常规和铁代谢相关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预防措施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