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2253次浏览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测定、尿常规等检查,以及抗人球蛋白试验、酸溶血试验等鉴别试验,必要时还需进行骨髓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
溶血性贫血是一类疾病的统称,根据病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在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诊断溶血性贫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
1.血常规:了解是否有贫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的变化。
2.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升高。
3.胆红素测定:判断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
4.尿常规:检查尿中是否有血红蛋白、胆红素等异常。
5.其他检查:如抗人球蛋白试验、酸溶血试验、蔗糖水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等,用于鉴别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6.骨髓检查:了解骨髓造血情况,排除造血系统疾病。
7.其他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用于查找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检查抗核抗体、ENA抗体谱等,地中海贫血需进行基因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对于疑似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在进行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