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3250次浏览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需及时终止妊娠,并进行保肝、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包括剖宫产、引产、补充维生素、保肝药物、纠正凝血因子、抗凝治疗、营养支持及并发症治疗等。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需及时终止妊娠,并进行保肝、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以下是具体的治疗方法:
终止妊娠:
剖宫产:若胎儿尚未足月,且病情允许,可在严密监测下行剖宫产术,以终止妊娠。
引产:若胎儿已足月,或病情进展迅速,应尽快行引产术,以结束妊娠。
保肝治疗:
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C等,以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
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等,可减轻肝脏损伤。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其他治疗: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支持,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因此,一旦确诊,应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多胎妊娠等的孕妇,应密切关注孕期健康,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