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1523次浏览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罕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需综合病史、症状、检查等确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终止妊娠、保肝治疗、对症治疗、血液净化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以下是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内容:
1.诊断:
病史采集:询问孕妇的孕产史、既往疾病史等。
症状与体征: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肝脏进行性肿大,可有压痛及触痛。
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明显升高,血氨升高,低血糖,血尿酸升高。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密度降低,肝内胆管无扩张。
排除其他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HELLP综合征等。
2.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终止妊娠: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以减轻肝脏负担。
保肝治疗:给予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
对症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低血糖给予葡萄糖输注,酸中毒给予纠正等。
血液净化:有条件时可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治疗。
其他治疗:如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终止妊娠、保肝治疗、对症治疗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信息: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2.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3.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终止妊娠、保肝治疗、对症治疗和血液净化等。
4.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