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1
1630次浏览
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导致肝脏受损、药物代谢异常、其他器官功能受影响、增加其他疾病风险,严重时危及生命,特殊人群需尤其注意。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以下是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危害介绍:
1.对肝脏的直接损害:药物性肝损伤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坏死,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长期或严重的肝损伤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疾病。
2.影响药物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性肝损伤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导致药物蓄积,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3.影响其他器官功能:肝脏功能受损后,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黄疸等。
4.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5.严重的肝损伤可能危及生命: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发展为急性肝衰竭,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紧急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可能更高。这些人群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和健康状况。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对肝脏和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药物性肝损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避免滥用保健品和草药,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