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4899次浏览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有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急性缺血所致。最常见的表现为疼痛,还常伴有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和心律失常等。对急性心肌梗死,应早发现早治疗,尽快通过溶栓或介入的方法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及时处理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为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急性闭塞,持续时间达20~30分钟或以上。常见诱因有晨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加饱餐后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急性心肌梗死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患者,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常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濒死感。还可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75%~95%的病人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常为室颤的前兆,是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前主要的死因。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易诊断本病。
心肌梗死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若有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及早拨打120至医院就诊,专科医师确诊后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及时处理并发症,使病人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