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243次浏览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有的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甚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痛、脱发等全身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诊断标准包括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补体降低、抗核抗体阳性、狼疮肾炎特异性抗体、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肾活检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对症治疗等)、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肾移植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蛋白尿的程度、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是否及时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预防包括避免诱因、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体检、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有的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甚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病情常持续进展,最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有哪些症状?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3.5g/d,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管型尿:可出现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白细胞管型等。
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双下肢或颜面部水肿。
高血压:约80%的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痛、脱发等症状。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蛋白尿、血尿:尿蛋白定量≥0.5g/d或尿红细胞>5个/HP。
管型尿:出现红细胞、白细胞或颗粒管型。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33μmol/L。
补体降低:C3、C4降低。
抗核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
狼疮肾炎特异性抗体:抗U1RNP抗体阳性。
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取材部位在正常皮肤或在病变皮肤的交界处。
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出现“白金耳”现象,免疫荧光可见IgG、C3呈颗粒样或团块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3.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
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可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
对症治疗:如出现贫血,可补充铁剂、叶酸等;出现骨质疏松,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
替代治疗: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肾移植:病情稳定后可行肾移植治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预后如何?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蛋白尿的程度、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是否及时等。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改善预后。
但如果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5.如何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发生?
避免诱因:避免紫外线照射、感染、妊娠、分娩、手术等诱因。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调整饮食: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