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5192次浏览
狼疮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及全身症状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替代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感染、劳累及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轻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有些则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表现为轻至中度的蛋白尿,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血尿:常表现为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
管型尿:可出现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等。
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的水肿,以颜面部和下肢较为常见。
高血压:约8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血压可逐渐升高。
肾功能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全身症状。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
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自身抗体检测等。
肾活检:是狼疮性肾炎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肾脏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避免紫外线照射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对症治疗:如水肿时给予利尿剂,高血压时给予降压药等。
替代治疗: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可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感染:感染是狼疮性肾炎加重或复发的重要因素,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避免劳累:过度劳累可加重病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应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总之,狼疮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