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3640次浏览
狼疮性肾炎是SLE累及肾脏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症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SLE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狼疮性肾炎:①不明原因的发热;②关节痛、关节炎;③脱发;④口腔溃疡;⑤雷诺现象;⑥皮疹;⑦口干、眼干;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⑨血沉快、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降低。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妊娠等诱因;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
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可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
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调节血脂,保护肾脏。
3.对症治疗:如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4.肾脏替代治疗:如出现尿毒症,应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肾脏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时机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SLE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狼疮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