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8966次浏览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其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急性肾损伤、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其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对症治疗。其预后大部分患儿可缓解,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复发或转为慢性,需长期随访和监测。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以下是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一些重要信息:
1.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量>50mg/kg/d,或>3.5g/d。
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水肿:可出现凹陷性水肿,常始于眼睑,逐渐蔓延至全身。
高脂血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
2.并发症
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血栓、栓塞并发症:血液浓缩、高脂血症等因素可导致血栓形成。
急性肾损伤:部分患儿可出现急性肾损伤。
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长期蛋白尿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3.诊断
临床症状:结合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血清蛋白电泳、血脂检查等。
肾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4.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低盐饮食、优质蛋白饮食等。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用于激素依赖或耐药的患儿。
对症治疗:如利尿、降脂等。
5.预后
大部分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后可缓解,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复发或转为慢性。
长期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检查。
6.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擅自减量或停药。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促进康复。如果您对孩子的病情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