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8481次浏览
婴儿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等,治疗方法包括急救处理、钙剂治疗和维生素D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等。
婴儿手足搐搦症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维生素D缺乏:婴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血钙降低。
甲状旁腺反应不足: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促进破骨细胞活动,动员骨钙入血,升高血钙水平。当维生素D缺乏时,甲状旁腺反应不足,血钙不能恢复正常。
低血钙:血钙降低是婴儿手足搐搦症的直接原因。
2.临床表现:
惊厥:突然发生的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颤动,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
手足抽搐: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喉痉挛: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
3.诊断:
血清总钙<1.75mmol/L或离子钙<1.0mmol/L。
碱性磷酸酶升高。
脑电图异常。
4.治疗:
急救处理: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钙剂治疗: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10ml,注射速度要慢,以免血钙升高过快,若惊厥不止,可在1-2小时后再重复使用钙剂。
维生素D治疗:惊厥停止后,可口服维生素D预防复发,剂量为每天2000-4000IU,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即每天400IU。
5.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
冬季出生的婴儿,应在生后2周补充维生素D,直至2岁。
定期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
总之,婴儿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家长应该注意预防,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如有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