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9692次浏览
肾性高血压早期表现有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水肿、头痛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等,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后,应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并合理降压。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早期肾性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肾性高血压非常重要。以下是肾性高血压的早期表现:
1.夜尿增多:正常人在夜间排尿0-2次,尿量约为300-400毫升,若夜尿量超过750毫升,或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间尿量持续多于750毫升,即为夜尿增多。
2.蛋白尿:正常人尿液中每日蛋白质排泄量不超过150毫克,若超过150毫克,则为蛋白尿。
3.血尿:正常人尿液中没有红细胞,若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则为血尿。
4.水肿:肾脏疾病导致水钠潴留,可出现水肿,以下肢水肿较为常见。
5.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可导致头痛、头晕,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
6.乏力、腰膝酸软:肾脏疾病可导致全身乏力,腰膝酸软,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同时伴有高血压,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以明确是否患有肾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并根据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同时,还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实质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等也可引起高血压,需要注意鉴别。此外,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肾性高血压的早期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对于有肾脏疾病或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