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857次浏览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妊娠晚期或产后发病,有恶心呕吐、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缩小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胆红素、转氨酶、血尿酸、胆固醇升高等,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重型患者可出现并发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可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以下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1.妊娠晚期或产后发病,少数在中期妊娠发病。
2.初起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等,逐渐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深,常无瘙痒。
3.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均缩短。
4.肝脏进行性缩小,肝区压痛及叩击痛。
5.血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
6.血尿酸、胆固醇升高。
7.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8.白细胞升高,核左移。
9.重型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肝性脑病、脑水肿、DIC等并发症。
10.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以上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