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2252次浏览
中医认为小儿肾病的发生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论治、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等,预防保健包括预防感染、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
中医认为小儿肾病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精微物质外泄,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以下是中医对小儿肾病的一些看法:
1.病因病机:
先天不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气化失常,可导致肾病的发生。
后天失养:小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日久可损及肾脏。
外感六淫:小儿肌肤薄弱,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如风热、风寒、湿热等,侵袭人体,内舍于肾,或损伤肾脏,导致肾病的发生。
内伤七情:小儿神气怯弱,若情志失调,内伤七情,如惊恐、忧思等,可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和,肾脏受损。
2.临床症状:
水肿:小儿肾病多有水肿,轻者仅见面部或眼睑浮肿,重者可全身皆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蛋白尿:小儿肾病患者尿液中可出现蛋白,严重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血尿:小儿肾病患者可出现血尿,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高血压:小儿肾病患者可出现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压脑病。
其他症状:小儿肾病患者还可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
3.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小儿肾病主要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方法有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肾病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细辛、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猪苓、车前子、牛膝等。
针灸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肾病常用的针灸方法有针刺、艾灸、拔罐等。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小儿肾病还强调饮食调理,患儿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肾、利水消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芡实、冬瓜、西瓜等。
4.预防保健:
预防感染:小儿肾病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小儿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肾、利水消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芡实、冬瓜、西瓜等。
适当运动:小儿肾病患者应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小儿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治疗小儿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小儿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休息、运动等方面的调理,以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