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9168次浏览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还可能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心脏杂音、皮肤损害、贫血、脾大等症状。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
发热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全身感染症状:寒战、高热,多为弛张热,也可为间歇热或稽留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伴有头痛、背痛和四肢酸痛。
心脏杂音:由于赘生物的形成,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出现相应的杂音。
皮肤损害:皮肤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Osler结节、Roth斑等。
贫血:由于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出现贫血。
脾大:约半数患者出现脾大。
其他:还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部分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心脏疾病史或接受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病原体,控制感染;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糖尿病患者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更加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在进行有创操作(如拔牙、内镜检查等)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心脏疾病史,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导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