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1906次浏览
急性心力衰竭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和非心源性急性心衰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治疗措施包括体位、吸氧、镇静、利尿、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和机械辅助治疗等。
根据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左心衰竭: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2.急性右心衰竭:
主要为右心房压力升高,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表现。
3.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常见于严重感染、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但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
心脏正常的急性肺水肿: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原有心肺疾病基础上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情况。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体位:协助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吸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低氧血症。
3.镇静:遵医嘱使用吗啡等镇静药物,减轻患者焦虑和烦躁情绪。
4.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负荷。
5.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6.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7.机械辅助治疗: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等,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辅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以预防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