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231次浏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帧数、心肌灌注分级(MBG)、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等方面,综合判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且治疗时间窗一般为发病后12小时内。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再通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达到2级或3级,提示血管再通。
2.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帧数: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帧数减少至正常或减少≥20%。
3.心肌灌注分级(MBG):溶栓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达到2级或3级,提示心肌再灌注。
4.临床症状:溶栓治疗后,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
5.心电图变化: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ST段回落≥50%,或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综合判断。同时,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一般为发病后12小时内,对于超过时间窗的患者,或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溶栓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