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517次浏览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和中老年女性。其主要症状是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以下是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些信息:
1.症状
尿失禁: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
尿急:突然有强烈的尿意,无法控制。
尿频: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
2.原因
盆底肌肉松弛:由于多次分娩、衰老等原因,盆底肌肉的支撑功能下降,导致尿道括约肌关闭不全。
激素变化: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盆底组织萎缩,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
其他因素:肥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也可能增加腹压,导致尿失禁。
3.诊断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盆底肌肉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等。
尿失禁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测试方法,如尿垫试验、排尿日记等,来评估尿失禁的严重程度。
4.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减肥、戒烟、减少咖啡因摄入、定时排尿等。
盆底肌肉训练: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药物治疗:使用一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尿急和尿频症状。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磁刺激等,可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尿失禁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等。
5.预防
及时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长时间增加腹压。
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中老年女性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压力性尿失禁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您有尿失禁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盆底肌肉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尿失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