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712次浏览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引起的肾脏损害,其临床表现除了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以下是紫癜性肾炎的一些特点:
1.儿童和青少年多发: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脓疱疮等。
3.皮疹:为本病首发和主要临床表现,常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及臀部,尤以小腿伸侧为多,少数累及上肢、躯干,常分批出现,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甚至出现水疱、血疱,坏死或溃疡。紫癜一般在数日内消退,部分可反复出现。
4.关节症状:约半数患儿出现膝、踝、肘、腕等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发生在紫癜出现后1周内,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5.胃肠道症状:约2/3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常为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其中腹痛是儿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6.肾脏症状:多在紫癜发生后1~8周内出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患儿可出现肉眼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少数患儿病情迁延,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7.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是否有并发症等。
如果孩子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症状,或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脏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抗过敏、抗感染、抗凝、免疫抑制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疑的致敏食物。
总之,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