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6119次浏览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
细菌:如β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紫癜性肾炎。
病毒:如流感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等,也可导致紫癜性肾炎。
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感染后可能会引起紫癜性肾炎。
2.食物
异体蛋白:如鱼、虾、蟹、蛋、奶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
阿司匹林:长期或大量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损伤肾脏,引起紫癜性肾炎。
3.药物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
其他:如磺胺类、噻嗪类利尿药等,也可能会导致紫癜性肾炎。
4.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部分紫癜性肾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从而引起紫癜性肾炎。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如铅、汞等,可能会增加紫癜性肾炎的发病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已经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